房屋梦·就业梦·中国梦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房屋梦·就业梦·中国梦

2019-09-17 10:00:40 来源:

  房屋是心灵休息的港湾,就业是人生存的保障。小时候,我做过各式各样的房屋梦,也做过五彩缤纷的就业梦。在梦里,我干着风光体面的工作,过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而今,年过半百,蓦然回首,惊喜地发现,小时候的梦想全部变成了现实。50多年来,自己从小时候住过的土坯屋,到现在拥有城里的商品楼、电梯房,从一名高考落榜生变身为一名乡镇基层干部,感谢祖国母亲,帮我实现了自己的房屋梦、就业梦和中国梦。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鲁西南的一个偏远农村,当时全家6口人,却仅有3间土坯房堂屋,两间配房和一间厨房,围墙摇摇欲坠,几根细木棦,几根秫秸一绑,这就是大门。家里的家具更是简单:一张桌橱,一张饭桌,一个柜子,一张床,构成了家具的主要内容。父亲说,你们出生在新社会,有吃有喝,比我当年跟着父母“跑反”强多了。咱跟着共产党混,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1968年,在村小学教书的大哥结婚时,父亲把一间东屋扎了个顶棚,内墙上贴几张报纸和喜字,权当了大哥的新房。1977年,当兵的二哥结婚时,家庭条件已经稍微好转,父亲七拼八凑,给二哥盖上了三间土坯瓦房当了新房。

  1988年春节,等到我结婚时,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父亲把刚建了6年就漏雨的堂屋扒掉,花费4000多元,给我翻盖了一座当时比较流行的外包皮堂屋当新房,用父亲的话说:“这房子包你住两辈人也住不坏!”

  我高中毕业回到农村以后,一面在企业打工,一面坚持自学,同时开始给报社和电台投稿。1992年,经过考试,成为乡镇的一名新闻报道员。

  上班伊始,我工作激情高涨。白天采访,晚上加班写稿,第二天就驱车20多公里亲自送到报社,不仅跟编辑学到了很多新闻知识,还极大地提高了上稿率。1997年,因工作成绩突出,我被县委宣传部评为新闻拔尖人才,转了户口,成了一名乡镇正式职工。

  2006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我家种地的收入有了显著增加。2009年,我以首付3万元的方式,在定陶城区买了一个商品房,结束了一家人赁房而居的历史。2017年,为改善住宿条件,我又要了一套带地暖的电梯房。

  按照常理,自己跳出了农门,在城里安了家落了户,孩子也都考上了大学,成了乡亲们眼中的“成功人士”,与老家的距离应该越来越远了吧?但不知为什么,当年看见农活就发愁,口口声声一定要离开农村的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越来越珍惜家中仅剩的3亩责任田了,半个月不回老家就想得慌。我想念地里的庄稼,想念自留地上的树,想念家乡的左邻右舍们。每次回老家,在自己的农田里刷卡浇浇地,打打除草剂,用联合收割机收收庄稼,与乡亲们说说话拉拉呱,心里的感觉是那样美好!

  今年清明节,我回老家祭奠父母,走在宽敞平坦的水泥乡道上,但见田间的小麦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小村绿树环绕,花红柳绿,过去低矮破旧的瓦房早就被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两层楼房所代替。昔日的玩伴,现在的村党支部书记张西忠告诉我,现在,村里有两家大型笤帚生产加工场,一家大型粉条加工场,村民人人有活干,天天见收入,有50多户人家买了轿车,40多户人家在城里买了房。

  习总书记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自己付出了许多,但收获了更多。参加工作20多年来,我先后获得省市县新闻奖励70多次,并被评为市县文化系统先进个人,今年又晋升为省作协会员。回想当年父辈的饱经战乱,大哥、二哥结婚时的寒酸,再看看自己和村里的变化,我切切实实感觉到了时代的进步和自己的荣幸。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