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人类社会新的制度文明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创造人类社会新的制度文明

2019-11-08 10:33:49 来源: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力的集中体现的重要判断,得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的重要结论,并提炼出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在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过70年来的艰辛探索,已经以其卓越的发展成就宣告进入了目标十分明确、路径日益清晰、各种制度不断走向成熟的全面现代化发展阶段。

  纵观世界,可以发现,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文明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最深远的文明,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国家治理体系,有什么样的国家治理体系就会有什么样的国家治理能力。70年的长治久安和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民生改善不断飞跃的卓越成就,雄辩地证明了新中国确立的国体、政体和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正确的,证明了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正确的,证明了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显著优势的,从而也就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人类发展进步方向的科学制度体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民生保障制度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明确要坚持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对人民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最新回应,也是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最佳维度。因为民生发展是一个最能够达成共识、最能够产生共鸣的指标。如果民生保障不行、改善不足,人民会对国家失去信心,进而会怀疑国家制度选择。因此,民生好坏往往决定着民心向背,民心向背往往决定着国运昌衰,这是古今中外的一条历史公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并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一整套与民生相关的制度安排,包括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这些制度安排虽然在发展进程中出现过波折,但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造福全体人民为目标,终至引领着全国人民同步走向全面小康社会,并向更加美好的新时代迈进。中国70年来的民生发展进程,就是一个从饥寒交迫走向美好生活的连续性进程。

  中国特色的民生保障制度是为全体人民谋幸福的制度安排,它虽然还不完美,但其成就已经足以表明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有机构成部分所体现出来的优越性,中国民生发展的质的飞跃正是其结出的丰硕成果。然而,这种巨大的发展成就并未能够完全同步带来对国家制度的自信,反而一度出现了一种崇尚甚至迷信西方制度、道路、理论、文化的倾向,这显然是缺乏自我认同的表现。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即使物质财富积累更多,精神文明也可能陷入衰退,而一个没有自信的民族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民族,一个缺乏自信的国家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强国。因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为坚持制度自信做出了最好的注解,它的科学性在于以新中国70年来发展的客观事实为依据,首次全面地回应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分歧,为我们全面认识、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优越性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引,从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然,坚持制度自信并不等于固步自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过去70年间呈现出来的生命力与优越性,恰恰体现在能够与时俱进地不断完善与发展上。以民生领域为例,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养老、育幼、医疗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短板,这就要求在坚持现行制度的基本取向与目标定位等条件下尽快优化相关制度的结构及功能定位,不断提升民生保障制度的科学性、公平性以及执行力,最终为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并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体现的正是这种坚持与巩固、完善与发展、遵守与执行的科学精神。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够对人类发展做出的最卓越的贡献,莫过于制度文明的贡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已经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给出了清晰的路线图与时间表,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与任务,只要举国上下齐心协力,这张蓝图必定成为现实。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通过自己的伟大实践探索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由此构成的国家治理体系的成熟与成功,将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社会形态的全面升华,它完全可以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出一系列新的制度文明。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