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温暖的军大衣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承载温暖的军大衣

2019-12-03 09:35:08 来源:

   □ 张长国

  周末母亲收拾衣橱,找到一个大塑料袋,打开来,里面是一件破旧的军用大衣。绿涤卡的面料、栽绒的大翻领、深褐色的胶木扣子,无不烙着时代的印记。这件大衣是父亲留下的,迄今已有40多年了。拿起这件大衣,我仔细端详上面严谨扎实的走线和已经褐色的内里,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忽如潮水般涌入脑海。

  我的父亲和新中国同龄,在上世纪60年代末参军。退伍后,他从部队捎来了一件崭新的军大衣。那个年代,缺吃少穿的人们谁能拥有一件军装就是莫大的幸事,更不用说一件军大衣了。这件大衣父亲在部队只舍得穿了三次。据他回忆说:一次是在大衣刚发下来的时候,为了试试合身不合身;一次是部队组织照相时穿了一次;最后一次是在新兵连夜里站岗的时候。新兵连集训后,父亲分配到了师部卫生科,所以就没再穿过。从那时起,父亲就把这件大衣精心保存了起来。从父亲参军前的生活经历来看,他这样做一点也不奇怪。父亲从小在一个贫困的农家长大,兄弟姐妹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吃饭都成问题的情况下,又上哪里去添置衣物呢?这样看来,一件崭新的军大衣,对于十八岁的父亲来说,无疑是非常珍贵的了。

  退伍后,父亲也一直没舍得穿这件军大衣,即便是他冒着风雪奔波几十里上班的时候。平时,家里就是把它当成一件棉被来用,我的大姐小时候时常在深夜里发烧,每当这时,父亲就会用大衣裹上大姐,和母亲一起跌跌撞撞地跑到三里外的医院给大姐打针,这件大衣成了大姐多年后温暖的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把集体种了二十多年的土地重新分到各家各户,这是一项伟大的时代变革。父亲这时已调动到乡镇工作,作为一名包村干部,父亲责无旁贷地投入到了推行这项工作的大潮中。那时候,农村分地都是安排在冬天进行。寒冬腊月,滴水成冰,乡间的土路上都是冻裂的口子。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把责任田公道地分下去,父亲不得不驻村开展工作。这时候,父亲把一直舍不得穿的大衣拿了出来。白天,父亲穿着它和村干部们一起到田间拿着长绳测量土地;傍晚,又披着他和大家一起商讨分地方案;夜里,大衣又成了一条棉被,给睡在村活动室里的父亲保存住了一层温暖。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到二十多里外的县城上学。因为要住校,每周才能回家一次。冬天的时候,父亲就拿出了这件军大衣,让我穿上御寒。其实,校园里早已流行开了丝棉袄和羽绒服,穿上又轻巧又保暖,还时髦。我本不想穿这件土气的军大衣,但看到父亲已经有些花白的头发,嘴边的话终究没有说出来。一个凛冽的冬日,父亲来学校看我。看到我穿着军大衣,父亲在我胳膊上捏了捏,说:“还暖和吧!”我扭头看了看周边的同学,低下头说:“还行。”父亲大概注意到了我细微的表情,也没有说什么。我注意到,在父亲银灰色的中山装下面,露出了奶奶给他做的黑棉袄。霎时间,内疚涌上我的心头。见我没什么事,父亲推着他的“大金鹿”出了校园,慢慢骑车上了公路。我匆匆跑上楼,从楼上看着父亲骑着自行车一路向东而去,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长路一方。忽然,我想起了朱自清的名篇《背影》,那其中的一些文字穿越时空,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回荡。如今,每次来到县城的那条街,我总会不经意想起父亲,想起他骑车的背影。可是,这一切却永不再来了。没过多久,一件时兴的“波司登”羽绒服就换下了我穿的军大衣。据母亲说,这件羽绒服花了父亲近一个月的工资。

  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的各类衣服也渐渐多了,这件军大衣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没想到二十多年了,母亲还精心保存着它。我抱起军大衣,小心地晾在铁丝上,仔细抚平它的每一个褶皱。棉衣升腾起一种棉花与阳光糅合后的香味,它是那样芬芳……我把头埋进大衣,不知什么时候已泪流满面……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