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若生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5-07-04 09:27
7月1日,在牡丹区皇镇街道一处工作室内,一块块普通的面团,在区级非遗项目曹州花馍第四代传承人王美荣的手里,眨眼间就能变成娇艳的牡丹、可爱的生肖、俏皮的卡通人物。守着这门老手艺30多年的王美荣,没让它在时代里“落了灰”,反而越“蒸”越红火。
“以前就光用白面,现在可不行啦!”王美荣边揉着一团翠绿的面团边说,那是用菠菜汁染的。“你看这个黄的,是南瓜泥;红的,是红曲米粉。都是地里长的、树上结的纯天然东西,吃着放心!”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工业食品,王美荣动了脑筋,来了场“原料革命”。光好看还不够,她还在面粉里“加料”,全麦粉、黑麦粉、玉米粉轮番上阵,让花馍更有“嚼头”也更营养。馅料也“减了负”,传统高糖高油的馅儿靠边站,新鲜水果、香脆坚果、天然豆类成了主角,紫薯馅儿、核桃馅儿、低糖豆沙馅儿……口味多还健康。这一变,老百姓的“胃”和“心”都抓住了,花馍卖得更俏了。
光健康还不够,花馍得“好看又好耍”。“咱菏泽是牡丹之乡,这牡丹文化得揉进花馍里!”她熟练地运用捏、搓、揉、刻这些老手艺,做出来的牡丹花馍活灵活现,成了宣传家乡的新招牌。光有传统也不行,王美荣紧盯着年轻人喜好,生肖年到了就捏生肖,流行啥卡通人物也跟着捏。“得让年轻人觉得好玩、有意思!”王美荣说,这些充满童趣和时尚感的新花馍,一下子击中了年轻人的心,成了抢手货。
花馍做得好、卖得好,王美荣心里还惦记着更长远的事:这手艺可不能断了根儿。“好东西,得让孩子们知道、喜欢!”王美荣带着花馍走进了校园,给孩子们讲讲非遗的故事,手把手教他们怎么揉面、怎么捏形状、怎么上色。课堂上,孩子们的小手沾满了面粉,兴奋地捏出自己想象的小玩意儿,在玩儿的过程中,花馍是啥、家乡文化是啥,就悄悄种进了心里。
如今,王美荣手里的面团,早已不单单是吃的。它承载着菏泽的牡丹芬芳,融入了现代的健康理念,更寄托着文化传承的希望。这位面团上的“魔术师”,用巧手和巧思,让老花馍在新时代的蒸笼里,蒸腾出越来越旺的生机与香气。
文/图 记者 李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