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旅游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报道>>深度报道
千封“家书”连起浓浓血脉情
2009-02-09 10:32:02   来源: 牡丹晚报   字体大小

 

 

 

  1月28日(农历大年初三)14时许,在牡丹区大黄集镇周集村,69岁的周庆英和家人翘首等待了4个小时后,终于看到吕翔带着儿子出现在村口,周庆英立即点燃了早已准备好的鞭炮,迎接这个特殊的“儿子”。鞭炮声中,46岁的吕翔拉着儿子快速走到周庆英老两口跟前,紧紧地抱住他们,四人相拥而泣。许久,吕翔才哽咽着说:“叔、婶,我终于又找着家啦……”

  

  吕翔是江苏盐城人,他怎么与远在菏泽的周庆英扯上了“亲戚”?两个普通的家庭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亲情故事?

  

  千封“家书”连起浓浓血脉情

  本报记者  冯 锴

  

  一封“家书”,彰显父母情

  

  吕翔14岁时就成了孤儿,一直跟着哥哥生活,1982年应征入伍,和同年入伍的周庆英的大儿子周保平在同一个连队。在新兵连,看到战友欢欢喜喜地阅读家书,吕翔总是默默地躲在角落里暗自神伤。细心的周保平注意到这一情况,通过与吕翔交谈,得知了他的身世,便在给父母的回信中说了吕翔的情况。“得知吕翔的身世,我很不是滋味,和老伴一商量,就决定把他当作自己的亲儿子看待,再写家书时,就写两封……”回想起当时的感觉,周庆英有些哽咽。

  

  “孩子,如不嫌弃,你就把我们当作你的亲人、把山东菏泽当作你的家吧……”时至今日,吕翔对第一封信的内容仍记忆犹新。他激动地说:“我永远都不会忘记1982年的那个冬天,当看到老人写给我的第一封信的时候,我哭了。自14岁失去父母后,这是我第一次收到这么沉甸甸的问候,让我再次感受到了父母亲情。虽然当时新兵驻地特别寒冷,但我心里一直暖呼呼的。回信中,我向二老说了我的感受,还想着改口叫他们‘爸、妈’……”“虽然回信中孩子那样说,但当时我考虑着他毕竟年纪不大,让他改口他再不适应,再增加他什么心理负担,就没同意,他有这份心就行。”周庆英乐呵呵地说,“其实咋叫都不重要,只要我们心里有这份情谊。”

  

  “书信孩儿”,菏泽认双亲

  

  自从给吕翔写了第一封“家书”,以后的日子里,不管是农忙还是遇到恶劣天气,周庆英都坚持每周写信。邻居说,那时候,数他往镇上跑得最勤,村里的喇叭上吆喝他名字的次数也最多。“因为邮寄给我的信多,邮递员都记住了我,再来送信时就直接找到我家了!”周庆英笑着说,“后来,在孩子的来信中,我发现小翔比以前进步多了,人也一天天乐观起来,在部队还立过几次功,别提多高兴了。咱平时写封信没啥,只要别让孩子心里苦就行,孩子有出息,我就满足。”因为他家来的信最多,那时候,村民都知道他家又多了一个儿子,“书信孩儿”从此在周集村“落了户”。

  

  书信的往来让周庆英夫妇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牵挂,他们早就把吕翔当作亲生儿子看待。到部队探亲时,周庆英妻子纳的千层底鞋一人一双,做的衣服一人一件,准备的礼品也是一人一份……老两口俨然把他们当作同胞兄弟。1988年,吕翔带着新婚妻子回菏泽看望周庆英夫妇,他们甚是欢喜。由于担心吕翔找不到家,周庆英步行了几十里路,到镇上把吕翔夫妇接到家。虽然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宽裕,周庆英还是为他们置办了一桌丰盛的酒席;周庆英的老伴还连夜赶织了一条花被单,作为新婚贺礼送给了吕翔夫妇,被吕翔夫妇视为珍宝,至今仍保存在江苏的家中,不舍得使用。

  

  千封“家书”,寓“双亲”厚望

  

  “信件每周几乎都如约而至,直到1998年我退伍回老家工作。这16年间,‘父母’给我写了一千多封‘家书’。正是这些‘家书’的激励,我在部队一直干得不错,还立过几次功。”吕翔兴奋地告诉记者,“我回到老家,这上千封书信一直都在激励着我。在我最低迷最困惑的时候,我告诉自己:在山东菏泽,有两位老人一直在看着你、期待着你,你一定要好好干!”

  

  吕翔现在是盐城广播电视台情感树影视工作室总制片人、盐城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副总监、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长三角纪录片发展基地主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他主创的《37编辑室》、《情感树》、《国防之窗》获得“江苏省十大电视优秀栏目”、“江苏广播电视十大名牌栏目”,“全国十大金牌栏目” 、“全国十大金牌节目”、“国际环保纪录片铜牌节目”。他个人先后被评为“双拥模范先进个人”、“盐城市劳动模范”,连续两届盐城广播电视局“首席记者”,盐城市委市政府二等功,“江苏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五大优秀制片人”……“我取得了一点儿成绩,获得了一点儿荣誉,事业的成功,离不开菏泽‘父母’的鼓励与支持。”吕翔动情地说。

  

  以手作画,一笔一画报深恩

  

  吕翔从小就喜欢画画,1983年,他用攒了几个月的钱买了颜料和宣纸,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画了两幅水粉画,裱好后寄给了周庆英夫妇,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如今,这两幅画虽然有些破旧,但仍然挂在周庆英家堂屋中间。周庆英说,他们看到这两幅画就像看到了吕翔。“没想到过了26年,老人还保存着这两幅画……”看到眼前的景象,吕翔又有些哽咽,“距上次见老人已经过了20年了,这些年,我忙于工作,虽然一直和平弟保持联系,能了解到老人的情况,但却一直没能来家中探望。每次想起此事,我就充满了愧疚。现在,看到老人还保存着我的画,我感到更加惭愧……”随后,他让儿子取来纸和颜料,用手作笔,画了一幅梅花图,取名“报春图”,寓意报恩。

  

  千言万语道不尽相思之情,转眼间,天色已晚。周庆英夫妇感觉家里条件简陋,虽然舍不得,还是催促吕翔父子回市里的宾馆住宿。“要不是当年你们的书信,哪能有我的今天啊?你们就像我的父母一样,来到这儿,我们这是回到家了,怎么会嫌家里条件简陋呢?我们就住家里吧,让儿子和孙子多陪您说说话……”

  打印】【关闭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图文频道

多部门拆除违章建筑

人大代表建议答复会

879万亩农田久旱逢甘霖

民间艺术“闹元宵”

庆“两会”文艺晚会

市17届人大第3次会议开幕

政协会议大剧院隆重开幕

立春春意闹

 

 
论坛热帖
菏泽新闻
·09菏泽市两会特别报道·轿车凌晨撞坏栏杆冲桥下
·那个流浪少年像我侄子!·多措并举防控人染禽流感
·节后租房市场有点“冷”·代表有建议部门现场答复
·人大代表质询省道收费站·65件代表建议促菏泽发展
·879万亩农田久旱逢甘霖·51部手机遗忘在出租车上
·多条断头路年内有望通车·省市抗旱双保工作会召开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成功案例 | 站内导航 | 本网动态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新闻登载许可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网站备案号:鲁ICP99998888
Copyright© 2004-2008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