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民无声自芬芳 ——记郓城县纪委派驻白王庄村“第一书记”侯宝立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润民无声自芬芳 ——记郓城县纪委派驻白王庄村“第一书记”侯宝立

2018-02-06 09:33:32 来源:

2月1日,郓城县纪委派驻南赵楼镇白王庄村“第一书记”侯宝立来到村里看望慰问了六家贫困户,为了能让贫困户过个好年,他自掏腰包3000元为每户发放500元慰问金,受到贫困户们的称赞。

  侯宝立来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刚半年多时间,不仅为村里修通了水泥路,维修了村委会,还新修了桥,拉了浇水专用线,让村民生活更加方便。

让村支部强起来

2017年5月初,侯宝立担任了白王庄村“第一书记”,经过挨家挨户走访调查,他发现该村致命弱点就是党建缺失,“两委”班子成员思想涣散、工作拖拉。针对这种情况,他一次次召开党支部成员和老党员座谈会,讲党的政策,讲党建最新动态,并邀请县委组织部党建专家上党课。

侯宝立先后多次组织召开村两委联席会议,研究制定了“学习教育、议事协调、村务公开”等3项工作制度,用制度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发展经济、服务群众。近期,侯宝立又借助村两委换届时机,发动群众新选了年轻有热情、能干有担当的新的村党支部书记,受到干部群众的称赞。

打通干群“连心桥”

自打进村那一刻起,“第一书记”侯宝立路过村北的一座危桥时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啥年代了,还有这样的桥?

白王庄村村北太平流河上的这座桥建造于1969年,至今已49年,是一座危桥,也是本村村民和另外两村居民过往此地的必经之路,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但一届又一届驻村干部想修都没有修成,个中复杂程度可见非同一般。当群众闻听侯书记要翻修村北的桥时,有的耻笑,有的挖苦,这个侯书记难道是个“孙悟空”?谁都没当回事。

担当,是一种风骨,更是一种力量,让人肃然起敬。7月初,他及时向县纪委局领导做了汇报,决定尽一切努力修建这座新桥,打通多年来干群关系心中的死“疙瘩”。

为了这一民心工程,侯宝立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几十次协调主管部门,筹集配套资金,历时两个多月,一个桥梁长30米、宽8米,投资120万元的崭新水泥桥贯通了。

“侯书记可真心为俺百姓着想。”一位老大娘攥着侯宝立的手激动地哽咽着说。

节能水流进百姓心田

白王庄村90%的基本农田都在村东南洙赵新河前,由于没有电源,村里群众一直运用柴油机灌溉农田,成本较高。

农历七月份,正是玉米拔节缺水时,得知这一情况,侯宝立连续几天来回协调供电部门,不顾炎热酷暑,加班加点为村里架设高压电线3200米,把电线架设到群众需要的地方。

“出水了,出水了……”8月12日上午十点,贫困户王善兴站在玉米地头高兴地喊道,望着汩汩流淌的河水浇灌着自家干渴的玉米田,他兴奋得像个孩子。

“我们的责任田终于喝上电动水了,谢谢侯书记!”老党员王善军迎头走近侯书记,一双满是泥浆的双手紧紧地握住他的手狠狠地摇了几摇。

侯宝立与群众心里都有一笔明白账。浇一次水原来每亩需70元左右,现在有了高压电源,每亩需9元左右。每亩地节约60元左右,全村480亩地一次灌溉就节省资金2.8万。

“第一书记”侯宝立对群众的付出,百姓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侯宝立看来,这一切都是共产党员应该做。在他兜里的笔记本上,还记着困难救助、产业扶贫等更多的大事情要办理。

                                                                                                  记者 郑华伟 通讯员 魏忠友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