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带来“脱贫致富经”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第一书记”带来“脱贫致富经”

2018-03-30 14:20:59 来源: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冯 锴

   东明县陆圈镇姚寨行政村位于 346省道两侧,是一个典型的 “躺在大路边却一直发展不起来的村子”。刘源,市城市综合开发办公室的一名普通年轻干部,2017年5月到姚寨村任“第一书记”。从 “你咋恁年轻啊”的怀疑,到“觉得天天都很有奔头”的感慨,不到一年的时间,刘源带来的“脱贫致富经”让姚寨村村民由衷佩服。

  打实基础,让群众看到干实事的决心

   “刘书记,你咋恁年轻啊?”这是2017年5月,刘源刚来到姚寨村时,该村党支部书记刘明德半开玩笑地问候。

   在此之前,刘源已经了解到,姚寨村光贫困户就有56户,共108人,而且大部分都是因病、因残致贫,贫困程度深,帮扶难度大。刘源可以听出,刘明德看似玩笑的话语中,其实包含着村民们的怀疑。毕竟,从小在城里长大的他一毕业就进入机关工作,从未有过任何的基层工作经历。

   脱贫,这个年轻人行吗?

   刘源刚到村子里,就发现村“两委”竟然连固定的办公场所都没有:学生放假时,就去姚寨小学教室里办公;开学了,就搬到村公共洗澡堂的二楼办公。于是,刘源募集了10万元,修葺房顶,粉刷墙面,栽植绿化,重升国旗,布置监控系统,设立综合办事大厅,彻底重整了村“两委”办公场所,让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村“两委”撸起袖子干实事的决心。

  巧用典型,助贫困户思想先脱贫

   刘源在走访中发现,除少数家庭遭遇重大变故致贫外,大多数贫困户都存在得过且过的懒惰思想,缺乏脱贫的勇气和信心,有的甚至对村“两委”千辛万苦为其找的工作岗位,不屑一顾。

   为此,刘源迅速找到并树立了吴老三这个从贫困走向致富、再到带动贫困户致富的典型。交流中,刘源得知吴老三有捐瓜回报相亲的想法,便决定为他策划一场捐赠大会。其实,刘源更希望通过这次捐赠大会,让大家看到希望。

   不久,村“两委”为吴老三召开了捐赠大会,吴老三向贫困户捐赠800斤甜瓜,还当场承诺优先聘用贫困户进入种植基地工作,同时每年拿出5万元用于全体贫困户分红,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致富红利。很多与会的贫困户当场表示要跟吴老三学技术,一起致富;其他致富大户也纷纷表示要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带动作用非常明显。

  搭建平台,就业带动脱贫

   3月29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联系到刘源时,他正为村里举办新一期劳动技能培训而奔走。

   “我们前期培训的群众,有的已经开始在家附近摆个面点摊,开始创业了。”刘源欣慰地说。也正是看到了这样的效果,村里对这样培训班仍有不小的需求。

   2017年6月,刘源在调研时发现,姚寨村有大量的留守妇女,这部分人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不能外出打工,同时也缺乏一定的就业技能,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是典型的就业困难户。这些家庭只能靠一名男劳力微薄的收入支撑,随时有可能因为家庭变故而致贫,属于潜在的“贫困户”。

   为预防濒贫家庭因故致贫,加快推动贫困户脱贫,刘源制定了“造血代替输血、产业带动就业、就业带动脱贫”具有姚寨特色的脱贫路径。

   目前,姚寨村 “培训—转移—就业—脱贫”格局已初步形成,正在努力实现“一人稳定就业,脱贫致富一家”的目标。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