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这个省份率先奖励生育二胎,引起全国热议!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重磅!这个省份率先奖励生育二胎,引起全国热议!

2018-07-18 09:54:43 来源:

最近,辽宁省政府印发《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率先提出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小幅减少,其中“二孩”效应明显。专家表示,二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中国人口结构失衡的问题,但偏低的新生儿出生率,也在敦促中国加快实现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换。

下面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二胎政策的时间线

2011年11月,中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

2013年12月,中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

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2018年7月,辽宁省印发《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定下了未来十几年的预期发展目标。规划提出,到2030年,总和生育率提高1倍。完善生育家庭税收、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

从计划生育到奖励生育

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中国的生育危机,其实早有预兆,早放开二胎第二年(2017),中国出生人口不升反降,比上一年减少63万人,比卫计委预测少200万,这个数字让人震惊!本以为,放开二胎能刺激生育,想不到却是人口塌陷式下滑。而中国生育率大跌背后,老龄化却加速到来;数据显示,在201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只有13%,而到2030年,中国约有四分之一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是非常罕见的,未富裕低生育率国家!目前看,中国千人出生率为12.2,在全球排名第162位,属于倒数1/4行列。而出生率低国家几乎都是发达经济体,如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法国等;只有21个还不属于高收入国家,中国榜上有名。

为什么国家支持生二胎,反而没多少人附和?

全国妇联对10省份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的一孩家庭中,有生育第二个孩子意愿的仅占20.5%,不想生或者不确定生不生的则高达79.5%。不少适龄夫妻表示,现在生二孩不仅仅是“添双筷子的事儿”,需要考虑的因素特别多。80%左右的受访父母在考虑是否生第二个孩子时,首先考虑的是公共服务资源状况——孩子入园、入学、升学的情况,生活地区环境状况,孩子看病就医的便利程度等。调查还显示,对于一些发达省份和城市地区而言,家庭经济状况好坏、家中是否有人照顾孩子等因素对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影响作用更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根据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高于“十二五”时期年均出生1644万人的水平,其中二孩占比超过50%。然而仔细研究数据会发现,与2016年相比,2017年我国新生婴儿数减少了88万,特别是一胎数量有明显下降。对此,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表示,二孩政策效应正在释放,带来新生儿数量增长,但人们的总体生育意愿并不强,需要引起关注。

滚动查看详情

“二孩?想都不敢想。”32岁的曹琪在北京的一家事务所工作,在国贸工作的她月薪不菲,却直言二孩是“生得起,养不起,也没时间养。家里的宝宝才2岁,但是从备孕到生产,上万块的早教课和进口的奶粉尿布,都是不小的费用。”她说。

曹琪更大的忧虑来自孩子的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高质量的亲子时光,我和老公都是全国到处飞,一个孩子都要靠老人,更不要说两个了。”此外,作为女性,产假和职业升迁也让曹琪不敢轻易考虑要二孩。

对准“痛点”,奖励才有效

"

专家认为,如果出现新生人口、劳动力不足,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调节,由国家出台措施重视和鼓励生育也是国际通行做法。事实上,与放开二孩政策几乎同步,国务院颁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其中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生育二孩时产假将延长。此次辽宁省的政策则进一步明确,直接转向“奖励”。

"

辽宁省政府印发的《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中提出,有效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完善全面两孩配套政策。建立完善包括生育支持、幼儿养育等全面两孩配套政策。完善生育家庭税收、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减轻生养子女负担。完善配偶陪产假制度,给有生育计划的家庭更多便利和服务。

辽宁省已经踏出第一步

哪个省会是下一个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对于国家奖励生育

你有什么看法?

欢迎留言评论!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