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贫困 迈向小康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告别贫困 迈向小康

2020-01-22 15:55:27 来源:

——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博爱学校的学生们在做课间操

单县时楼镇曹马南村大洋服装厂加工车间,30名工人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成武县张楼镇的田间地头,火红的扶贫辣椒在黄土地上格外醒目;菏泽高新区绿色庄园内,特色种植成了村里致富的“重头戏”……

“绝不让一个人掉队!”这是菏泽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的坚定目标。

立下愚公志,誓圆小康梦。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的关键之年,也是问题整改年、基层减负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紧盯“黄河滩”,锁定“老病残”,坚持精准方略,深化政策创新,狠抓工作落实,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搬出黄河滩

圆了安居梦

长兴集乡8号村台是东明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的24个村台之一,也是首批迁建试点村台。“新村建好之后,村民每人基本拥有35平方米的面积,还配套小学、幼儿园、卫生室、超市、文化广场、扶贫车间、社区服务中心,像以前那种建在村台上的房子就要成为历史啦!”长兴集乡8号村台乡级指挥长郑钦印说。

“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的轮回循环,是滩区群众贫穷的主要原因。滩区,也是我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为了让滩区群众实现安居梦,我市抽调精干力量成立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专班,长期驻滩区建设一线,解决问题,努力推动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已筹集到位资金68.8亿元,建成滩区撤退道路93.9公里,规划建设的28个村台,已有17个启动台上社区建设,其余11个村台社区正在进行强夯,将于近期陆续开工建设;6个外迁社区中4个已经搬迁入住,一个正在搬迁,一个已提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发展“电商+”

拓宽扶贫路

在曹县大集镇电商产业园的生产车间内,处处可见工人们忙碌地制作服装的身影。据了解,近年来,该镇立足表演服饰产业,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拉动网络创业,创新工作思路,带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探索出了以电商带动脱贫的“大集模式”。

电商扶贫,成为我市扶贫工作一个不可忽视的亮点。目前,全市共有307个淘宝村,占全省的68.2%、全国的7.1%,居全国地级市第3位;47个淘宝镇,占全省的54%、全国的4.2%,居全国地级市第2位。

在产业扶贫项目方面,2016-2018年,我市共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270个,项目总投资27.17亿元,已累计实现可分配收益2.61亿元;2019年1-10月实现收益金额6980.98万元,其中分配贫困户3348.78万元,村集体1243.6万元,惠及贫困户11.27万户、23.19万人。目前,全市共建设扶贫车间3066个,安置就业总人数4.8万人。

一个不能少

织就教育兜底网

“在没来这所学校之前,这些孩子缺少良好的照顾,更谈不上优质的教育。”省人大代表、单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博爱学校校长朱艳霞每每谈及博爱学校,内心总会升腾起一股柔软又坚定的力量。

博爱学校成立于2018年9月,现有在校生200多人,教师20多人。作为一所专为特困家庭孩子设立的公立学校,全县的力量正逐渐汇聚到这所学校。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单县博爱学校找到了一条财政兜底、精准保障、社会参与的教育扶贫路径,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了在教育上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是涉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针对特困儿童,我市逐步探索建立了养教并重的全日制寄宿式公益学校模式,目前该模式已在全省得到了推广。为发挥教育扶贫的最大效益,在单县博爱学校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我市又规划10所博爱学校,现已开工建设4所。

守初心 担使命

脱贫路上阔步前行

2019年10月14日至15日,我市第二届扶贫车间产品展销会暨消费扶贫推介会举办。活动现场,4000平方米的展位前挤满了前来观赏的市民,所展销的扶贫车间产品,都是产自贫困村的特色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等。

我市以“水滴成河·传递爱心”为主题,以“扶贫车间”产品为龙头,让扶贫产品集中亮相,真正架起贫困村与大市场对接的桥梁,更好地推动扶贫车间向发展车间、致富车间转变。此次展销会集中展示了来自11县区144个乡镇377个扶贫车间、贫困村生产的产品,号召全社会力量用消费方式助力脱贫,现场完成销售额76.8万元,签约及意向订单38单,预售金额64.9万元。举行爱心募捐活动,206家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共捐款1333.5万元。

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我市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尊重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总结推广就地就近就业扶贫车间就业扶贫模式,被纳入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参阅的精准扶贫案例,获得2017年度“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打赢这场硬仗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斗志。在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奔小康的道路上,我市上下坚持定力、开足马力,精准发力、深处着力,确保2020年脱贫成效全面巩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文/图 记者 张 品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