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干部在基层 心中有百姓  > 正文

坚守初心 一心为民
——市建行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侧记

作者: 王 浩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0-06-16 17:55

坚守初心 一心为民


近日,在牡丹区吴店镇高项庄行政村的麦田里,钻井机轰轰作响,9根5厘米粗的钢筋混凝土管道依次深入地下,抽出的泥水通过机口喷涌而出。“不要赶工,要保证工程质量。”马玉柱扯着嗓门向施工人员喊道。

这是该行政村施工的第八眼井。每施工一眼井,马玉柱都亲自盯上,确保工程进度。

去年7月,马玉柱、陈传安和周丰分别任市派牡丹区吴店镇高项庄行政村、林庄行政村和桥口行政村的“第一书记”。“我们得为村里干些实事,不能走马观花!”入村前的动员会上,三人就在会上表了态,下了决心。

自入村以来,摸民情、察民意,明确任务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带着初心和决心,“第一书记”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10眼深水井

保1000亩农田灌溉

“原来的砂管井用两年就坏了,有了这眼深水井,浇地就方便了。”正在地里忙活的高项庄行政村村民项洪海看到自家地头正在打的深水井,难掩喜悦之情。

马玉柱所包的高项庄行政村,除去流转出去的土地还有1000亩左右的农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产业结构较单一。村里好几口井都已损坏,灌溉用井严重短缺,遇到气象干旱时,农作物大幅度减产或者绝产,给村民造成很大损失。

对此,马玉柱利用建设银行定点捐赠帮扶资金19万元,新打高标准深井10眼。“这10眼机井可覆盖近千亩农田,平均按夏秋两季各增产粮食10%计算,全年预计增产20多万斤粮食,即为驻村村民增加20多万元的收益。”马玉柱告诉记者,项目完成后,基本保障全村农田得以浇水灌溉,有效解决村里农田抗旱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

1.5公里硬化路

让731口村民顺畅出行

“当村民看到开进村的修路机械车,才真的相信要修路了,村民脸上欣喜的笑容,我现在还记忆犹新。”陈传安告诉记者,街中道路问题,是731口林庄行政村百姓的心病,顺畅出行更是他们的期盼。

原来,林庄村街中道路,是22年前修建的水泥路面,既薄又窄,年久失修,损毁严重,加上修路前没有修建下水道,下雨后村内积水严重,晴天一街土,雨天一街水。

陈传安到林庄行政村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办这731口村民期盼的大事。“就在林庄村费力清除街中障碍、破除路面准备修路时,区交通局忽然停工,加上连续几天的阴雨,林庄街里污水横流、砖头石块遍地,车辆不能出入,学生没法上学,老人无法出门。”陈传安告诉记者,那几天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

“咱不能把好事变成了问题,我们自己干!再难也要让村民能出行。”陈传安和村支书刘炳森决定。村里出钱找来了挖掘机、三轮运输车,经过三天两夜的努力,终于上料轧平了路面,基本保障了群众出行。随后,又加紧完成了路面浇筑硬化工程。

如今,望着新修平坦洁净的村庄道路,看到百姓欣喜的表情,回想修路的艰难过程,陈传安感慨万千,“只要百姓满意,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60%的报销保障

为11名孤寡老人纾难解困

“老大哥,这个证件一定要放好,能够报销您的医药费。”周丰一边把居民特种慢性疾病医疗保险证交给桥口村村民冯国元,一边叮嘱道。

周丰上任桥口村“第一书记”后,在对村内重点贫困户的走访中发现,有些孤寡老人常年患有慢性疾病,却没有办理慢性病手续,无法享受国家补助政策,不舍得看病也不舍得买药。于是,周丰积极与卫生部门协调沟通,并主动陪同孤寡老人到镇卫生院申报,为11名孤寡老人集中办理了慢性病申报手续,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为60%,每人每年最高可节省医药费1500元。

近期,周丰又为三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申请办理了残疾证明,真正解决了贫困家庭看病难的问题,有效防止了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一桩桩、一件件关系村民们切身利益的实事只是他们工作的缩影,更多的是他们带着一心为民的初心让群众生活的越来越好,越来越便利,而马玉柱、陈传安、周丰也只是我市驻村干部的缩影,更多的“第一书记”用真心真意的实干工作抒写着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带领着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记者 王 浩 


责任编辑:
李立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