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决战决胜 脱贫攻坚  > 正文

牡丹区:扶贫车间稳住村民增收“饭碗”

作者: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0-07-01 10:22

牡丹区李村镇大郭店村村民张翠姣每天吃过早饭,都是步行来到自家附近的菏鲁电子扶贫车间,开始她一天的工作。

张翠姣的公公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家中有两个孩子需要照看。一家五口人仅靠丈夫一人到外地打工和家里的几亩地为生,是村里的建卡扶贫户。去年,张翠姣被招聘到菏鲁电子扶贫车间,从事电子线路连接器组装铁壳工作,最多时一天能做1500多件,一个月算下来,能挣2000多元。

张翠姣说,车间离家很近,既能打工挣钱又能照顾家庭。农忙时节,还可以回家忙完农活再回来上班。上班、务农都不耽误,家里的经济状况比以前也好多了。

在李村镇大郭店村菏鲁电子公司扶贫车间内,工人们娴熟地测试着电子线路连接器。菏鲁电子公司负责人杨旭光北大硕士毕业后返乡创业,利用大郭店村扶贫车间创办了菏鲁电子公司,生产电子线路连接器,完成了从技术研究到实体制造的转型,常年安置200多人就业。

“我们车间员工都是来自本村和周边村的村民,也有一些贫困群众,多为留守妇女。在这里,她们既能照顾家庭还有份稳定收入。”杨旭光说,现在这里的妇女逐渐体会到了家门口打工带来的“双丰收”。

杨旭光说,他的车间规模正逐步扩大,7个加工点分布在东明县、鄄城县等地,陆续带动近500名村民就业。在杨旭光眼里,扶贫车间就像“孵化器”,不仅稳住了村民的收入,还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这两天,我们自己开发的数据线自动加工机就能调试好,工作人员只需把物料放上去,剩下的就不用管了,既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次品率,还容易上手,降低了用工标准。”杨旭光说。

截至5月底,牡丹区已建成运行扶贫车间409个,安置就业群众3116人,其中有614名为贫困群众,务工群众人均月增收2600元左右。

通讯员 郜玉华 刘电清 张 宁

责任编辑:
荆彦茹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