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奋斗百年路  > 正文

一枚印章

作者: 常鲁燕 王 燕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1-06-08 09:40

blob.png

在菏泽市牡丹区大黄集镇安陵革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枚印章,这枚印章上刻有“农民抗日互助会”七个字,它见证了鲁西南地区农民抗日救国的峥嵘岁月和“农民抗日互助会”的前世今生。

1936年,全国抗日救国的浪潮空前高涨。当年秋天,中共地下党员于子元受中共直南特委派遣,来到了鲁西南地区的韩集镇,以教学为掩护从事抗日救国运动。当小学教员的程力夫与于子元取得联系,把于子元带回安陵集老家,介绍于子元到一处国民党时期的公立学校教书。于子元当时担任语文、数学教学工作,有时搞地下抗日活动,在学校里结识了安陵集村的知识青年杨贵德。

从1936年冬至1937年初夏,于子元、杨贵德、程力夫在杨贵德家后院西屋内举办农民夜校,周边村的许多有志青年积极参加。在夜校,于子元向农民讲述抗日形势、西安事变、红军长征过草地北上抗日、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剿共和东北九一八事变,使广大农民的爱国热情得到了极大的鼓舞。

1937年初夏,“抗日救国自治会”在杨贵德家成立,由杨贵德任会长、于子元任组织委员、程力夫任宣传委员,后来更名为“农民抗日互助会”。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周边地区也相继建立了“农民抗日互助会”,为“七七”事变以后建立“鲁西南抗日救国总会”奠定了基础。“鲁西南抗日救国总会”的建立,为开辟鲁西南抗日根据地输送了大批骨干力量,在动员群众支前参战,组织群众减租减息、生产自救和“反扫荡”斗争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记者 常鲁燕 王 燕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