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奋斗百年路  > 正文

抗日烽火中的《冀鲁豫日报》

作者: 王凤鸣 刘爱霞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1-07-09 09:25

image.png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八路军一一五师、一二九师根据中共中央确定的“巩固华北,发展华中,建立敌后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先后挺进冀鲁豫平原,协助当地党组织发动群众,扩大武装,打击敌伪,建立政权,极大地促进了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在这种形势下,边区党委亟待主办一个大型日报,以加强对抗日军民的宣传和工作指导。

1941年8月11日,《冀鲁豫日报》在抗日烽火中诞生了,它作为中共冀鲁豫区委机关报,以特有的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战场的发展变化情况,动员人民运用游击战争打击日本侵略者,极大地鼓舞了边区抗日军民保家卫国、英勇杀敌的斗志。

创刊初期,报社的印刷设备非常陈旧,仅有一台铅字八页印刷机,还是手摇的,所有的铅字节盘也只有一套不完整的老五号,排版所缺的字,只好用手刻在铅坯上,然后用手盒子翻,即使这样一台落后的印刷设备,边区党委却视如珍宝,千方百计地防止敌人破坏。

由于战火连绵不断,《冀鲁豫日报》一直是地下印刷,而且地点也不固定,最初曾在昆山、范县、冠县的结合部多次转移,其间虽经日伪军数次扫荡,但报社末遭到破坏。后来,冠县的伪军头子齐子修、范县的伪军头子温大可都在蠢蠢欲动,对报社构成严重威胁。1941年秋,边区党委决定,迅速把报社迁到黄河南岸的鄄城县边庄村。

边庄地处鄄城与范县交界处,北有黄河故道,南有黄河大堤,全村60多户人家,不足400人口,从表面上看,村庄平淡无奇,可村中的党员力量强,群众觉悟高,颇有斗争经验。为确保报社的安全,在报社迁来之前,村党支部就组织群众挖了50平方米的地下室,作为报社的办公场所,并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如减少同外村人来往,外地亲友来了不留宿,出嫁的姑娘不准住娘家等。

一天夜里,报社的设备用四轮大车运到边庄,工作人员连夜安装完毕,接着又将地下室加了棚盖,棚盖上边是两米多厚的土层,并在四周设有十分隐蔽的通气孔,中间留有一个小天窗,供报社工作人员出入。最后,又在地下室上面建了一栋新房,以做掩护,这样,即使本村没有亲自参加建设的人也难发现这个报社。为了预防不测,报社工作人员的衣着和老百姓一样,平时完全是村民打扮,吃住都在老百姓家,他们和群众打成一片,相处友好,亲如一家,遇到意外情况,外人很难看出破绽。

就在《冀鲁豫日报》出版发行非常顺利的时候,叛军石友三的部队向六井、边庄等村发动了进攻。盘踞在黄河西岸的石友三部越过黄河故道到河东抢粮,我六井、边庄、葛楼等村的民兵团结一致,英勇反击,战斗从中午一直打到黄昏,后叛军组织猛攻,占领了六井村。入村后,敌人大肆烧杀抢掠,很多房屋被烧毁,民兵李田的妻子和女儿被投入火海,活活烧死,接着,敌人疯狗似地向边庄进攻,扬言把边庄烧光。边庄民兵同其他村民兵奋力抵抗,子弹打光了,就持大刀、长矛、红缨枪在战壕、掩体内固守,使敌人不敢越雷池一步。深夜,敌人没有捞到便宜,不得不龟缩到黄河西岸。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冀鲁豫日报社迁至菏泽。这时,国内政治形势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蒋介石坚持内战、独裁、卖国的反动政策,依靠美帝国主义的支持,大肆掠夺胜利果实,并在和平烟幕下,发动了全面内战。《冀鲁豫日报》作为边区党的喉舌,及时揭露了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派的阴谋及本性,并于1946年9月9日发表《把游击战争的火把在蒋贼进犯军的侧后普遍燃烧起来》的社论,激励边区军民沉重打击国民党进攻,开展游击战争。

1947年1月1日,邓小平亲笔为《冀鲁豫日报》题词:“为更多地消灭蒋军而斗争,为争取战略主动、收复一切失地而斗争,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事业而斗争!”

1949年8月,《冀鲁豫日报》随着冀鲁豫边区的撤销而停刊,并入《平原日报》。它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出色地完成了边区党委赋予的光荣使命,以卓越的宣传业绩,在党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王凤鸣 刘爱霞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