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奋斗百年路  > 正文

“孙记”烟酒杂货店的抗战风云

作者: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1-07-27 09:45

抗日战争时期,鲁西南定陶县观堂村的东头街面上,有一家“孙记”主营烟酒百货的杂货小店,店主是孙祥斋、孙宝斋两兄弟。村内外的人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毫不起眼的”孙记”杂货店,竟是定陶共产党人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下交通站” ……

担负特殊使命的杂货店

“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推动鲁西南抗日形势的发展,派人到定陶一带从事秘密活动,先后发展丁来宸、游文斋、葛伯锡等20余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葛伯锡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和了解,还将定陶县城东南十几里观堂村的两名妻兄孙祥斋和孙宝斋纳入党员发展对象。

孙祥斋和孙宝斋分别出生于1898年和1901年,他们虽然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但自小都饱读诗书,具有非常高的民族气节。1939年初,二人在葛伯锡的介绍下,同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5月的一天,葛伯锡又到孙祥斋和孙宝斋家“串亲戚”。他对两名哥哥说道:“为了取得对敌斗争的主动权,党组织决定建立情报网络。上级考虑到你们村较大,且地处交通要道,决定在你们家建立一个地下联络站,并建议你们开个烟酒杂货店作掩护!”兄弟俩都保证坚决完成这一任务。

几天后,在一阵清脆的鞭炮声中,观堂“孙记”烟酒杂货店顺利开张了。自此,不断有南来北往的“顾客”到他们杂货店“购买”烟酒,兄弟俩无不热情相待,有时还会让他们留宿几日。一次,葛伯锡又来召集两个哥哥和几个“客人”开会。因为这次的会议比较重要,参加会议的同志又比较多,为了安全起见,孙祥斋跟大家说:“跟我来!”他领着大伙来到牲口房,移开木制食槽,露出一个洞口,大家鱼贯而下,不大会儿就来到一个大约两米宽、五米长的夹壁墙内。自此,他们经常在此开会,有时留宿的“客人”多了,孙祥斋兄弟俩也会让大家住进夹壁墙里。

由于孙祥斋兄弟二人出色的工作,联络站接待的地下党员越来越多,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大,县城东部十几里以内的村镇、县城四关及一些商贩摊点,甚至敌人内部,差不多都有了关系点,获取并向组织输送的情报越来越多,他们多次受到上级党组织的表扬。1939年11月,上级党组织决定成立观堂党支部,孙祥斋任党支部书记。1940年夏,上级为了联络站的安全需要,还专门给孙祥斋兄弟俩配备了两把手枪。

一家人的“大心事”

孙祥斋兄弟俩尽管平时小心小心再小心,有时还是会出现各种不可预估的险情。

1941年夏的一天,一名中共地下情报员去观堂联络站传送情报,经过观堂村北的一马路哨卡时,他稍嫌紧张的举动引起日伪军的怀疑。这名情报员撒腿就往观堂方向跑,日伪军在后面紧追不舍。这天是孙宝斋在杂货店“坐班”,他来不及多想,马上将这名情报员藏进夹壁墙。日伪军追来后,将他们家前后院及杂货铺搜了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人,只好骂咧咧地走人了。这一幕,恰巧被孙祥斋20多岁的长子孙学福看了个一清二楚。

家里经常住进陌生人,可以瞒住外人,但家里人却是无论如何瞒不住的。孙学福经常对外宣扬说,老爹经常管陌生人吃住不说,还胆大包天地“窝藏”日本人追捕的要犯。孙学福从小就好吃懒做,稍大后在村里坏人的引诱下,又结交了许多兵痞流氓和社会渣滓,更加为所欲为。孙祥斋没少管教过他,却始终不见他有所收敛。后来,孙祥斋早早给他娶了一房王姓媳妇,想靠小家庭拴住他的心,没想到,他除了隔三差五修理一下王氏和两年给老爹添两个孙子外,脾性还是没有丝毫改变。

孙祥斋的次子叫孙学义,却同孙学福完全不是一路人。他早年读书识字,并深受父亲和叔父的影响,具有浓烈的家国意识,19岁就开始在村小学堂教书。孙祥斋兄弟俩发现学义是个可塑之才,就决定把他引导进革命队伍。

1942年春,中共定陶县委负责人丁来宸、游文斋到观堂指导工作。末了,丁来宸就学福和学义的事情,对孙祥斋兄弟俩说:“葛伯锡跟我们说过这两个孩子的情况了。对学福要抓紧教育,他若是继续这样走下去,这个联络站迟早会毁在他的手里。对学义也要抓紧引导,咱们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对改造学福说不定也会有很大的作用。”

当晚吃过晚饭,兄弟二人去找学福“谈话”。刚说了没几句,学福就不耐烦了:“还是老掉牙的那一套……人各有各的活法,现在不享乐,到了阴曹地府……”孙祥斋火了,从门后操起顶门棍就要打,学福一边跑一边叫嚷:“你们合起来对付我,咱家过去办的那些好事,我要是不看在一家人份上,早去报告日本人了。”

此后两年,孙祥斋又单独或者联合妻子、弟弟找学福谈了许多次,每一次都是不欢而散。有两次,学福甚至还拿刀子要跟爹娘拼命,每次都气得孙祥斋要拿东西砸死他,都被妻子和弟弟死命夺下。最后,他们将“宝”押在了学义身上,孙学义于1943年正式加入了党组织。学义同哥哥深谈了几次,了解到他的症结主要在交友不慎,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虽然他也答应弟弟以后减少同那些人的来往,但说过之后就忘了,依然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不得已大义灭亲

1944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已看到胜利的曙光。日军为了挽救其失败的命运,进一步加紧了对抗日军民的摧残和对意志薄弱之人的拉拢。

1945年初夏,孙祥斋兄弟俩发现村里特别是杂货店附近,不断有各种各样的陌生人转悠,他们还发现已经被人跟踪。一名常来往于观堂联络站的我党联络员,也在定陶县城被日军抓住杀害了。

他们分析,联络站已经暴露。他们紧急向上级汇报了这里的情况,还偷偷将手枪取出来,擦了又擦。他们估计对了,敌人这时已成功将孙学福“拉下水”,孙学福说出了家里的一切,还在县城指认了一名经常去他家的我党联络员。接着,敌人策划了一个更大阴谋……

7月初,多天不着家的孙学福,搂着一个妖艳的女人回家了。此时,王氏已为他生下第三个儿子,还在月子中,她见丈夫如此过分,立即去找公婆告状。这一次,孙学福出奇地听话,不仅打发走了那女人,还一个劲儿给爹娘赔不是。晚饭后,他前院后院乱转悠。孙祥斋顿生疑窦,唤来学义如此这般吩咐了一番。

孙学义将孙学福领进他屋里,说:“哥,你常在外边闯荡,见过世面,有啥好事可别忘了弟弟我啊。”孙学福拍着胸脯说:“只要听哥的话,保管让你吃香的喝辣的。不瞒弟弟,哥已在县保安队挂了名……”说着,孙学福拍了拍腰间的手枪,说:“哥刚抓了几个共产党,立了功。家里以后再来了客人,一定给哥说一声啊!”

夜深了,孙祥斋、孙宝斋和孙学义还在商量学福的事情。孙祥斋痛心地说:“学福投敌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孙宝斋说:“明摆着,学福多活一天,来过咱家的党员和情报员就多一分危险;再说,尚不清楚咱家的同志,说不定啥时候又来了……”“你是说,要……”“对,大义灭亲!”

孙祥斋沉默了好一会儿,将目光转向儿子。孙学义知道父亲这是在征求他的意见,说:“叔叔说得对,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是啊,爹也想通了!”孙祥斋缓缓地对儿子说道:“眼下,民族安危已到了紧要关头,如果一时手软,不知又将有多少革命同志流血啊……”

次日一大早,孙学义突然同孙学福说起分家的事,并故意说得很不合理,兄弟二人自然少不了一通大吵,很快就“惊动”了父亲和叔叔。孙宝斋出主意说:“要不你们爷仨一块到县城评理吧!”孙学福心说,县城里都是我的人,还怕你们吗?就率先同意了,孙学义也“勉强”答应了。

这天中午,孙学福得意地走在最前面,孙祥斋和孙学义依次跟在后面,爷仨就朝西北的县城方向走去。当来到距村一公里左右的一片高粱地时,早春的高粱此时已经没过人的头顶,孙祥斋瞧瞧四周无人,抹了把泪水,紧走几步赶到学福背后,悄悄地拔出短枪,对准他的头部,“叭”一声响,孙学福“哎呀!”一声栽倒了。望着血泊中的儿子,孙祥斋落泪了:“儿啊,为了保护同志和党的革命事业,爹不得不如此啊……”

除掉孙学福,孙祥斋马上安排家人外出避避风头。果然不出所料,日军久等不见孙学福送情报过来,就派伪军前去观堂村搜查,这时哪里还有孙祥斋一家人的影儿,最后只好将他们家抢掠一空了事……

解放战争时期,孙祥斋留在村里继续从事革命工作,葛伯锡、孙宝斋和孙学义根据组织的安排,先后去河北进行革命活动。新中国成立前夕,孙宝斋回到家乡从事教育工作,孙学义则随大军南下,先后任江西省景德镇市副市长兼公安局长等职。孙祥斋1960年去世,享年62岁。孙宝斋1964年去世,享年63岁。孙学义在“文化大革命”中含冤去世,文革结束后获彻底平反,骨灰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孙学福的长子孙文杰、次子孙文魁长大后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都参加了工作,三子孙文绰则一直在家务农。       通讯员 王贞勤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