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奋斗百年路  > 正文

他是学校优秀才俊,却因政见不同带头闹起学潮。他出身富裕家庭,却为贫苦大众的幸福毅然投身于艰苦卓绝的革命中去。他是菏泽抗日根据地的奠基人之一,并最终为国家民族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何建之:保家卫国祭青春

作者: 云飞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1-08-17 10:09

blob.png

何思乾(1918~1942),字建之,化名李健,菏泽城内水洼街人,菏泽抗日根据地的奠基人之一,抗战时期任中共南华县委书记。1942年在反日军大扫荡中壮烈牺牲,时年24岁。

出身望族 思想进步

1918年,何建之出身于菏泽城中。其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著名的爱国人士何思源先生便是其堂兄。相比来说,其家生活较为富裕。他聪慧好学,学习成绩优异。幼年,他在南华小学和中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同时受到学校里进步思想的熏染,并在中共曹州支部、共青团鲁西南特支的培育下,阅读了不少进步书刊,接受了马列主义熏陶。

在省立六中上中学时,思想进步的何建之因接受马列主义而带头闹起学潮,不久便被责令退学。1934年,他考入济南乡师。不久,即参加了马列主义研讨会(又称读书会)。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爱国运动中,他参加街头演讲,散发传单,并赴南京请愿,于同年底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投身“民先” 创办月刊

1936年春,在全国各地“一二·九”爱国运动中的先进青年组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或“民先队”,是我国先进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国组织)之际,何建之受中共山东省委的派遣,于5月间返回菏泽,联络由北京回乡的共产党员、民先队员宋心田和由天津回乡的牛保印、卢谓等10余人,于8月间在菏泽正式成立民先队,并创办了《永生》月刊,何建之任主编。

《永生》月刊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积极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勾结国民党反动派、汉奸卖国贼搞华北五省(冀、察、鲁、晋、绥)自治的阴谋,在国难当头之际,给各界爱国人士指明了方向。民先队也因之扩大了影响,很快发展到300余人。

“西安事变”发生后,菏泽一些国民党反动分子大骂张学良、杨虎城,并鼓噪进攻西安,扩大内战,一度造成了思想混乱。何建之通过《永生》月刊发表了中共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并刊登了蒋介石亲自签署的改组国民党、驱逐亲日派、释放政治犯、停止剿共、联合红军的命令,澄清了混乱思想,对促进国共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作用。

抗战返乡 筹建组织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按照中共山东省委的指示,何建之联络由济南、兖州、济宁返乡的共产党员汲培显、朱先舟、杨海鹏、杨培要等人,并与上级党组织中共郓城中心县委(后称鲁西七地委)书记梁仞仟取得联系,商讨筹建中共菏泽县委。

1938年10月,中共菏泽县委在城内九间楼图书馆正式成立(亦称中共菏泽工委),何建之任宣传部长,先后在菏泽城内和西北部乡间发展共产党员50余人。

为促进国共合作,何建之与县委部分成员参加了国民党菏泽县政府组建的抗敌动委会。为便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动委会大部分成员提议扒掉菏泽城墙,但遭到国民党少数顽固派的反对。何建之遂以动委会的名义写通告,油印千余份,张贴到城内和乡间,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城墙全部扒掉,并团结大王营、小王营等国民党拥护抗日的部队,将国民党菏泽县党部书记长李宪伍赶出菏泽城,搬掉了破坏团结抗日的绊脚石。

扎根圈头 建立武装

1939年7月,日军占领菏泽城后,中共菏泽县委机关转移到菏泽西北圈头村一带。

为实现我党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何建之等同志日以继夜地忘我工作。县委机关对外称抗日救国会,在广大农村组建农民抗日救国会、青年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等抗日群众团体,秘密发展共产党员400余人,先后组建了乾元、岗峰、义聚、临河、永华等5个区委,并举办抗日救国训练班,何建之亲自编写教材。

他还带领抗日骨干力量,在乔李、解元集、圈头、邢彦等村向地主武装白手夺枪50余支,建立了一支秘密的地下游击队。1940年5月地下武装由秘密转向公开,称鲁西第七游击队,何建之任中共菏泽县委书记兼支队政委,带领县委机关和武装,活动在东明、菏泽交界处的黄河滩区。他经常教育这支农民武装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面战斗,一面生产,深受当地人民拥护。

南华筹建 首任书记

1941年春,菏泽县西北部的中共组织划归中共鲁西南地委领导,改称中共菏泽县第二工委,武装改称菏泽县第二游击大队,何建之亦随之改任工委书记兼大队政委。

他带领工委机关和武装转移到菏泽西南部的青邱区一带,经过一年多的与日伪顽大小数十次战斗,负伤也不下火线,终于在这个地区打开了局面。1942年秋,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军区决定开辟菏泽西北部至东明东北部地区,建立南华县,随将菏泽县第二工委改称中共南华县委,何建之任县委书记。

受命北上 壮烈牺牲

1942年9月,何建之带领县委机关和县大队随主力部队北上的途中,接到区党委来信,通知他到区党委党训班参加学习。

9月27日,何建之到黄河以北的观城洪庙区党委驻地报到后,正遇日军万余人对区党委驻地进行大扫荡(当时称“九·二七大扫荡”)。何建之在反扫荡作战中与敌拼搏,壮烈牺牲,年仅24岁。

何建之投身革命8年。他所处的时代,是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时代。何建之是我党开辟菏泽抗日根据地的奠基人之一,在冀鲁豫区党委、军区反扫荡作战中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也是鲁西南地委十余县在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唯一的一个县委书记。      记者  云飞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