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走百村看振兴  > 正文

鄄城县陈王街道西曹行政村:
古村新“路” “发”家致富

作者: 时苏建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1-09-04 09:57

blob.png
村民在流转土地上搞起了采摘园
blob.png
游客浏览村里的文化墙
blob.png
闲暇老人在村头公园里聊家常
blob.png
模特展示成品人发
blob.png
曹操点将台    箕山河绕村而过把古村衬托得更加秀丽    村民在档发致富车间里工作

9月2日,记者来到鄄城县陈王街道西曹行政村,看到村头流水潺潺,河畔杨柳依依,几位闲暇的村民和孩子正在此处玩耍,村中街道整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村内发制品加工车间内,来自附近的村民按照各自分工有序忙碌着……

“如今我们不是在地里忙活,就是进厂上班,我在这儿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时间自由,有事可以先走,挣钱、照顾家庭两不误。”在该村的致富车间里,正在加工假发的村民李凤玲说。

西曹行政村是远近闻名的档发产业加工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村里就有不少人全国各地到处跑,靠走街串巷收头发、收辫子为生。后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少外出求学和打工的年轻人,把沿海一些先进的深加工技术引了回来,让西曹村从此走上档发产业发展之路。

“档发就是对毛发分成不同的档次进行初级、中级和成品深加工的产业。”该村党支部书记曹广朋向记者解释道。

曹广朋也是该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些年,他的父亲就是靠收购毛发为业,自己大学毕业后在青岛工作,偶然接触到档发行业,了解到假发深加工比销售原材料利润可观,就放弃高薪工作,把毛发深加工的路子带回了村里。

“村里有着做毛发生意的底子,毛发深加工可以把我们村从原材料集散地转变为成品生产基地,还能为村里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曹广朋说,他目前与外贸公司合作加工成品进行出口,年销售额超过了2000万元。

对于家门口的工作,村民们都很满意。“一个月2000多元的收入,白天如果没空,还可以把材料拿到家里,夜里加工,根本不耽误接送孩子,我已经干了七八年了。”村民李芹格说,在这里干活的都是周围村庄的村民,说话、聊天时就把钱挣了。

看到曹广朋加工档发挣了大钱,村里很多年轻人纷纷效仿。近几年,西曹行政村的档发加工车间和作坊陆陆续续开了100余家,并很快辐射到其他的乡镇,为此他们村还建起了档发产业园,从初级的拉发,到成品的发套、发块深加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上至80岁的老人,下至30多岁的妇女,带动近10万人就业,很多村民通过毛发这个产业链发家致富。

“有的村甚至80%的村民都在干这一行!”做档发深加工的村民谌鸿鹏说,“我们不局限于传统的订单生产模式,还实施了‘互联网+’电商模式。从网上下订单,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大大增加了销售量。如今,十里八村的毛发产品已走出了国门,远销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等国家。”

“此外,我们西曹村文化底蕴深厚,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武王之弟曹叔振铎,三国时期,曹操还在此屯兵,并以鄄城为根据地,开创统一大业,村里的曹氏宗祠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曹广朋说,村民的腰包鼓了,对生活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村立足曹氏文化底蕴,着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依托点将台、历史文化长廊、箕山河、曹氏宗祠等独特资源,打造了以休闲、养生、旅游为主导的曹氏庄园生态旅游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成为“省级生态特色旅游村”。

文/图 记者 时苏建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