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菏评  > 正文

【菏评】抢抓机遇 勇于实践——奋力书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菏泽新篇章

作者: 来源: 网信菏泽 发表时间: 2022-01-26 13:07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黄河考察,亲自谋划部署、亲自推动实施,为创作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调“音”定“调”。菏泽是黄河入鲁第一站,近年来,菏泽抢抓机遇、勇于实践,将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体谋划、统筹推进,奋力书写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菏泽篇章。

坚持规划引领,搭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四梁八柱”。高点定位、系统谋划,成立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贯彻黄河国家战略的领导。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高标准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落实方案、黄河滩区生态和产业融合发展总体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初步形成系统完善的政策规划体系。黄河入鲁第一县东明县立足实际,探索推进县区南北功能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建立南北补偿机制,推动南北效益共享,形成了“北工南农”发展格局。

坚持治理先行,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动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菏泽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首要任务,明确沿黄区域重要生态廊道功能定位,加强沿黄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区、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大力开展影响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治理,境内黄河水质逐年改善、绿量逐年增长。依托黄河故道自然生态,打造了集万亩荷塘、万亩稻田、万亩森林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成为白天鹅、白额雁等鸟类冬季栖息、觅食地。全市黄河流域绿化率达95%,地表水质稳定达标、土壤环境安全、空气质量优良,成片地广人稀、水草丰美的湿地成为菏泽优越生态资源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人民为本,滩区群众实现百年安居梦。菏泽是全省滩区迁建的主战场,五年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举全市之力投入150多亿元,集结8万工程建设者,如期高标准完成了菏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生工程。去年5月份,28个村台、6个外迁社区全部分房到户,14.6万滩区群众彻底摆脱“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 的恶性循环,实现百年“安居梦”、开启新生活。

坚持发展为要,争当沿黄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积极探索推进“黄河国家战略”的“菏泽路径”。厚植农业优势,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持续巩固产粮大市优势,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40亿斤以上。筑牢工业支撑,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重点打造“231”特色产业体系,紧紧扭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个总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特别是,把生物医药作为首选核心产业全力打造,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运用全产业新生态思维搭建平台、强化整合理念招才引智,加速构建“一港四园”集群发展格局,形成了涵盖创新孵化、原材料生产、制剂制造各环节的完整生物医药产业生态链。

坚持文化立魂,努力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菏泽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实施“黄河故事菏泽版”工程,推动黄河文化与祖源文化、伯乐文化、堌堆文化、水浒文化、牡丹文化、红色文化等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曹州牡丹园、水浒好汉城、孙膑旅游城、浮龙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幵山景区等AAAA级景区,精心布局东明黄河湿地公园、曹县黄河故道湿地公园、单县浮龙湖湿地公园3家国家湿地公园,全力打造以黄河文化为底色的文化旅游带。同时,深入挖掘牡丹传说、尧的传说、曹州面人等1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孙膑传说、水浒拳、黄泥古陶制作技艺等39项省级非遗项目,努力把菏泽打造成为讲好黄河故事、展示黄河文明的重要窗口。

责任编辑:
荆彦茹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