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十九届六中全会  > 正文

抓好农村党建与促进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作者: 贾玉存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2-04-15 10:05

□ 贾玉存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山东的光荣使命和政治责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需要基层党组织发挥好“先行兵”和“领头羊”的作用。

从理论维度讲,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这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对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特别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农村党的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障。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批示,可以梳理为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各级党委要扛起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二是建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三是充分发挥乡村党组织的作用;四是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五是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六是坚持以实干促乡村振兴。这深刻指出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任务要求、措施办法,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这些重要指示、批示,是基层干部的主责主业、本职本分,更是在乡村振兴中应有的政治自觉和担当作为。

从历史的维度讲,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是党的优良传统、重要经验。这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从中央到基层,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在广大农村的根基,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发挥着领导作用。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政治优势。回顾党的百年历史,从建党开始,通过基层党组织把分散的个人组织起来,发挥组织优势和领导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党彻底废除了乡村宗族士绅、乡保、保甲等体制痼疾,构建了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群团组织共同参与的乡村治理格局,党在农村的组织动员能力大大加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推动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从严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长足的进步和明显跃升,也为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在乡村一线,凡是发展比较好、群众比较满意的地方,肯定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相反,如果一个村子党组织软弱涣散,这个村子也会是一团糟。党建抓实了就出生产力,抓细了就出凝聚力,抓强了就出战斗力,这是治本之策。

从现实的维度讲,抓好农村基层党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这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现实逻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终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去推动、去落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所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重要性愈加凸显,比过去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更加重要。我们既要看到过去抓脱贫攻坚取得的进展和成效,更要深刻认识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面临的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深刻变革,对“产业怎么带”提出了新课题。现阶段农业生产方式逐渐由小农生产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村土地流转颇为普遍,新的农村合作社、新经济组织大量涌现,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出现,面对新情况,如何发挥领导作用,如何组织引领农民,组织资源,引领产业发展,都需要党组织主动作为。城镇化向纵深推进,对“人从哪里选”提出了新挑战。农村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问题凸显,特别是大量青壮年外流,一些发展基础薄弱、缺乏产业的村,“引人难”“留人难”的问题特别突出。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对“乡村如何治”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阶层、人口来源和职业构成多元化,农村居民生活需求、生产方式、利益诉求的多样化,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复杂化,如何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使组织强起来,人心聚起来,力量统起来,还有大量的工作去做。聚焦我们党建本身来说,农村基层党建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地方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需要,大量工作最终还是靠村里面去落实;乡镇“龙头”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脱贫攻坚精准到村到户,但乡村振兴精准的范围,如果仅靠一家一户就很难实现,因为乡镇要统筹产业规模化,要把乡镇建成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乡镇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一定会比脱贫攻坚中发挥的作用要大;农村基层人才短缺问题比较突出,尤其缺产业经营人才、发展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还有堵点,党的一些工作延伸不到底,治理的合力还没有完全形成,教育引导群众还不够;农村基层党建责任还需要持续压紧压实,没有做到真管真严、常管常严,认为抓党建是潜绩,抓项目是显绩等。解决这些制约乡村振兴的问题,需要党的基层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中共东明县委党校)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