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聚焦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  > 正文

高铁开进“幸福滩”

作者: 王棹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2-07-01 09:58

市委讲师团 王棹

2021年12月26日,注定是近九百万菏泽人民“圆梦”的一天。那天,鲁南高铁曲阜至菏泽至庄寨站正式通车,从此,菏泽告别了不通高铁的历史,正式迈入了“高铁”时代。

“噔-噔-噔”,随着车门关闭声,11时46分,G4018次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从菏泽东站缓缓发出,逐渐加速。英姿飒爽的乘务员身着寓意“盛世牡丹,紫气东来”的紫色靓丽制服,面带微笑地介绍:“各位旅客朋友们,菏泽已接入全国高铁网,菏泽至济南最快1小时23分钟,菏泽至北京最快2小时59分……”整个车厢一阵欢呼声,都在称赞着高铁的速度和周到的服务。

就在这时,我注意到一位老大爷正在速写本上画画,于是便向他挪了两个座位凑近问道:“大爷,您在画什么呀?”老大爷笑意盈盈地看了我一眼说:“我就热画画,看到高铁心里激动。你看,我的画里有尖尖头的高铁,高铁边上有黄河,有敲锣打鼓的人,飞驰的高铁见证着滩区群众奔向共同富裕的幸福生活,名字就叫‘高铁开进黄河滩’。”老大爷看着我不明所以的表情说:“妮儿,听你的口音是外地人吧,你可能不知道,这以前的日子苦呀,过得不踏实……”这一刻大家也都安静了下来,认真听老大爷讲起了故事。

这位古稀之年的老大爷名叫毛吉志,是东明县长兴集乡竹林新村的农民画家。毛大爷说,他从小儿就住在这黄河滩区水窝窝里,“单说我们家就盖了八次房。盖了塌,塌了再加高房台再盖,盖了又塌……”他一辈子的愿望就是盼望着能有一个安稳的家。过去几十年,滩区群众一直在与黄河水患斗争,但始终摆脱不了“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的恶性循环。一旦洪水来袭,淹没庄稼,毁坏房屋,给滩区群众带来灭顶之灾。数十万滩区群众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住房难, “五难”问题困扰着一代又一代滩区人。

毛大爷拿出以往的作品供大家观看。这幅画描绘的是1975年黄河发大水时他们一家人躲避洪水的场景。毛大爷眼带泪花地回忆着:“那年黄河发大水,俺家三间房屋瞬间全部坍塌,只有屋脊露出水面,一家人为了躲避洪水被迫爬到屋脊上求生,身体都被泡肿了。周围都是嘈杂的呼喊声、求救声,心里很绝望,心想这以后的日子咋过啊?”

“党和国家没有忘记带我们滩区群众致富,还帮我们搬出了水窝子,住上了一辈子都心心念念的好房子!”这时,毛大爷又拿出一幅作品,画中展现出了另外一番景象。高高的新村台上建起了学校、凉亭、长廊,宽阔的道路两旁有对弈娱乐的老者,有正在收获玉米的群众,滩区群众告别黄河水患,踏上了奋斗奔小康的新征程。乍一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城市社区呢!毛大爷骄傲地说:“以前那种苦日子再也没有了!2017年,山东省启动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投资上百亿元,历经多年奋战,几十万滩区群众都有了安稳的家。如今,由多个村迁建而成的村台已经大变样。社区建在4米高的庄台上,白墙红瓦的二层小楼整齐排列,活动中心、学校、超市等一应俱全。我们村种秋葵、种花菜、养大鹅,特色农业搞得风生水起,不出村就能挣到钱,日子越过越红火。如今,离迁建新村不远还建立了高铁站,通了高铁。黄河滩区人民不仅圆了安居梦、乐业梦,还圆了高铁梦。”

毛大爷的故事讲完了,我扭头看向窗外,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菏泽在新时代、新征程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正在奋力书写着实现后来居上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