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菏泽村村有好戏  > 正文

美丽宜居乡村绘就村民幸福底色

作者: 郭卫东 来源: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 2023-11-06 09:29

4版乡村振兴,村村有好戏|牡丹区小留镇刘(2460658)-20231106093018.jpg
乡村大舞台
4版乡村振兴,村村有好戏|牡丹区小留镇刘(2460654)-20231106093046.jpg
刘庄党支部大院
4版乡村振兴,村村有好戏|牡丹区小留镇刘(2460626)-20231106093138.jpg
刘邓大军行军纪念馆
4版乡村振兴,村村有好戏|牡丹区小留镇刘(2460632)-20231106093211.jpg
党支部服务中心

□记者 郭卫东

牡丹区小留镇刘庄村风景区位于小留镇东南一公里处,该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旅游发展,自2019年开始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并按照沿河沿路、集中发展的思路,着力打造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一体化的“乐活刘庄”,持续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和农民增收致富,成为乡村旅游发展样板、宜居宜游宜发展的美好家园。2019年被中共菏泽市委组织部评为菏泽市基层党建“红色品牌”创建工作示范点;2019年被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省级卫生城市”;2020年刘庄党支部班子被山东省委组织部评为山东省“干事创业好班子”;2023年度入选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以项目建设筑牢发展根基

11月5日,记者在刘传东酒坊内看到,一座座酒缸排列整齐。打开酒缸,纯粮酒清澈透明,犹如净水,酒香四溢,沁人心脾。酒坊负责人刘传东打出一杯老酒,用塑料杯翻倒着,不一会儿,酒面就出现了一层浓密的酒花。

刘庄村为推动乡村产业兴旺,构建起全链条共赢机制和互惠互补模式,积极探索“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助力劳动密集型加工业,推动乡村旅游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该村依托扶贫资金、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等资金来源,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沿河沿路发展梨、桃等果树种植1000余亩、风景绿化树300余亩、牡丹芍药150余亩,全力打造“滨河花果园”果树种植项目;蓬勃发展生猪、柴鸡、鸭、黄粉虫等养殖,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刘庄村使用扶贫资金建设了扶贫车间1座、2000平方米扶贫老作坊(包括体验式的豆腐坊、酒坊、纸坊、蜂蜜坊)一处、600平方米冷库1座,并招引生活用纸加工厂和服装厂入驻。工厂和作坊有效盘活周边村落剩余劳动力,为村民致富提供了新途径。

刘庄村启动了滨河花果园项目,规划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科普教育功能园、绿色食品生产园,结合沿洙赵新河绿色长廊景观带,致力于打造建设集生态、休闲、娱乐、观光、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绿色生态观光体验农园。2022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7.86万元,成为小留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典型村。

描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村支部书记刘振涛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刘庄村建成了100余亩的生态园区——乐活主题公园,涵盖党建场所、文化娱乐广场、绿地、亭廊、荷花池、钓鱼池、休闲林、戏楼、红色教育基地等,配套功能齐全的文体娱乐设备20余套,不仅满足了村庄办公和本村群众休闲娱乐健身的需求,还成为周围村庄群众周末娱乐健身好去处,更是孩子们暑假玩耍的好地方。夏秋两季每逢周六晚,秧歌、戏曲等节目轮番上演,精彩纷呈。”

据了解,该村自2019年开展了“党支部带头、村内妇女参与”的“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引导农户整齐堆放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农用物资等,促进庭院内外整洁有序,室内卫生舒适。市区两级领导给予高度评价,菏泽市妇联于5月份在刘庄村召开了“美丽庭院”创建现场会。党员带民风,以“有形”硬件设施营造“无形”氛围,党员值班管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级图书室,以文化促民风,维护健身广场,改善村民精神风貌;打造党建、群众教育宣传长廊,让村民在散步纳凉时学习感悟,建“四德榜”,举办“知善恶、辨美丑、明是非、懂取舍”群众主题活动,党员干部模范带动,树立学习典型,做好榜样引领。

另外在各级部门的积极协调下,协调专项资金700余万元完成了村内主路铺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