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2024世界牡丹大会第33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  > 正文

最是牡丹见风骨

作者: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4-04-08 08:44

image.png

张存金

又是一年春光好,又是一年牡丹情,又是一年姹紫嫣红,又是一年花海人潮。

甲辰龙年,当谷雨追随着清明的脚步,翩翩来到牡丹之都的时候,善解人意的菏泽牡丹闪亮登场,预备了一道道比往年更加精彩的美丽风景。热情好客的菏泽人不露声色,准备了一场场比往年更加务实的花事活动。“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节早已成了花乡人的牡丹节。聪明智慧的菏泽人,想方设法丰富牡丹节的内涵,千方百计打造牡丹之都的形象,把一年一度的菏泽牡丹节,做成了影响越来越大的世界牡丹大会和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2024世界牡丹大会第33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的帷幕一经拉开,随之而来的,将会是一场接一场牡丹版的龙凤呈祥和花好月圆,将会是一幕连一幕菏泽版的盛世芳华和国色天香。

牡丹是菏泽最靓丽的金色名片,牡丹节会是这张名片的点睛之笔。我是土生土长的菏泽人,对牡丹的喜爱是真挚由衷的,对牡丹的感情是始终不渝的,对菏泽牡丹节会的关注与期待是发自内心的。我经历了自1992年4月第一届菏泽国际牡丹花会以来的历届花会,每一次都像过年一样高兴,总有一种“最是一年春好处,绝世繁华不胜收”的感觉。

今年菏泽牡丹节会的主题,就是“让世界爱上菏泽牡丹”。用一个“爱”字连接“世界”和“菏泽牡丹”,突出体现了菏泽人的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爱牡丹,到底爱它的什么,我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曾经有过一些想法。前几年写过二篇关于菏泽牡丹的文章,一篇是《牡丹花开冠群芳》,一篇是《好花更喜云上观》,表达了我对菏泽牡丹的喜爱和赞赏,大多是观看牡丹花的视觉印象和感官感受。回头看来,总觉得意犹未尽,情亦未了,似乎少了点什么。牡丹作为花中之王,其魅力仅仅表现在外观漂亮上吗?不是,更重要的还在于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象,说到底,就是牡丹独具一格的风骨正气。

牡丹的精神和风骨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呢?有些专家和花农曾经进行过有益的探索,根据研究成果和我的考察,我认为,至少应包含以下九个方面:

首先是历经苦寒,顽强自生。牡丹原本是野生植物,是在中华本土上自然诞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木本花卉。据相关谱志记载,牡丹最初“遁于深山,自幽而芳”,大都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山野僻谷,“与荆棘无异,土人皆取以为薪”。甚至连正式的名字也没有,仅仅依附芍药而被唤作“木芍药”。恰恰是这种一来到尘世上就山生野长的生活环境,让饱经风霜的牡丹,养成了健壮丰满的体魄。也恰恰是每年都在冰雪中孕芽育蕾的长期坚持,让历尽苦寒的牡丹,练成了不畏艰险的性格。寒微的出身和清贫的生活,为牡丹打下了顽强不屈的生命底色。

牡丹是伴随着社会文明进步的节律,悄然融入世人生活的。从荒蛮山野走进华夏先祖的《山海经》,走进神农氏的《本草经》,走进黎民百姓的《诗经》,一直走到大唐盛世,堂而皇之地走进了京师皇都,走进了宫廷御苑,走进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一众诗人的笔下。曾为田舍郎,今登天子堂,华丽转身的牡丹,甫一出场便名动京城,惊艳天下,百花丛中最鲜艳,众香国里最壮观,轻而易举就摘下“花王”桂冠。牡丹从寂寂无闻到誉满华夏,从寒冬蓄芽到花开惊世,这种蝶变是非常艰辛的,体现了顽强奋进的精神品格。

牡丹是追赶着自然风水的走向来曹州安家落户的,是在自身成长的青春期来曹州寻求机遇的,是在经历了苦难辉煌之后,来曹州繁衍生息、传宗接代的。牡丹来到这里就扎根不走了,始于隋唐,盛于明清,兴于当下,一住就是千余年。牡丹喜欢这个地方的人,他们对牡丹情有独钟,像种庄稼一样照顾,像疼孩子一样呵护,像爱学生一样培养。牡丹喜欢这个地方的气候,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得天时,享地利,四季都是好时节。牡丹尤其喜欢这个地方的土地,一马平川的黄河冲积大平原,土壤肥得流油。牡丹生于斯,长于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自由自在地活,悠哉悠哉地长。野生的牡丹从小就喜欢自由生长,对那种长期圈在花园里围观、囿在室内供养的活法有些厌倦,早就希望回归原野,在大田地里挺着脖子无拘无束地生长。牡丹多方寻求如意家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曹州却在灯火阑珊处。千百年来,牡丹在曹州安居乐业,无怨无悔,兴许是天性使然,初心使然。

其次是艳冠群芳,淡定自若。菏泽牡丹天生就有着极致美丽的容颜,向以花大、色艳、型美、香浓而著称。每年牡丹节会时,我总喜欢站立花丛中,放眼望去,成方连片的牡丹竞芳争秀,一派锦绣繁华扑面而来。远观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近看异彩纷呈、艳若蒸霞,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若是贴近了花朵仔细打量,但见红色的花开似火、热情灼人;粉色的轻抹淡施、笑容醉人;黄色的金碧辉煌、喜气盈人;白色的银装素裹、温柔可人;绿色的青翠如碧、楚楚动人。每一株、每一朵、每一个品种,都各有各的韵味,各有各的情趣。这种感觉,只有在大田里观赏牡丹时才能找得到。

牡丹的美是一种高雅纯正的美。这种美是天生自然的美,是端庄大方的美,是雍容华贵的美,是通情至性的美。牡丹以美示人,却从不伪装,从不虚假,从不矫情,从不搔首弄姿,不论什么时候,都呈现最真实的模样。面对观花客人,不管尊卑贵贱,一律平等待人,不管昼夜晨昏,一律以笑对人,不管男女老少,一律俯首敬人。这就给人一种感觉,妩媚而不献媚,温柔而不柔弱,娇艳而不骄纵,孤芳而不孤傲。古代文人常把牡丹比作女性,“姑娘如牡丹,娇艳动人间”“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牡丹留给人的是那种长姐、贤妻、良母的形象。数千年来,正是这种大家闺秀的雍容端庄,矜持秀雅,大方大气,让牡丹一直雄踞群芳之首,稳占“人间第一香”。

第三是晚发迟开,谦让自觉。牡丹是春天的花朵,逢春必开,但却从不与百花争春,总担心“若占上春先秀发,千花万卉不成妍”,故意避开热闹,晚发迟开。直到早花开始凋谢的时候,方才吐露芳华,独步天下。“落尽残红始吐芳”“迟开都为让群芳”“天教晚发赛诸花”“占断城中好物华”。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牡丹善于抓住这个不可再失的机遇,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开就是倾国倾城,一开就是国色天香,一开就是总领群芳,一下子就把春天的繁华推向了高潮。这种有心避让、殿后出场,让百花的绽放各领风骚,让人间的热闹接连不断,让春天更加明媚、更有节奏、更有韵味,从而提升了春天的品质,增添了春天的魅力。无怪乎清代文人何绍基夸赞:“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能让百花俯首一拜的,也只有谦谦君子牡丹了。

第四是恪守规律,刚正自强。“牡”指雄性,是强壮的象征,“丹”即丹心,犹赤诚之心。牡丹的刚强,是与生俱来的,是刻在骨子里的秉性。正如今人诗中所说:“华丽端庄一品芳,温柔娇媚性情刚”。牡丹生性刚强的禀赋,因为一则千古流传的故事而名扬天下。说的是唐代武则天称帝后,在天寒地冻的严冬季节,突发奇想,滥施淫威,强令百花一齐开放。有的花卉一时畏惧权势,只好俯首听命,惟牡丹自有主见,抗命不从。花开花落自有时,地上万物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岂能因盲从皇帝的个人意志而有违天道自然。牡丹抗旨不遵,武皇闻之大怒,喝令放火焚烧,并逐出京都,贬往远地。牡丹坚守名节,不妥协,不苟且,宁可粉身碎骨,流放他乡,也不屈从强权。结果天佑贤良,因祸得福,迁移外地的牡丹更得人心、更聚人气、更接地气,反倒生长得愈发茁壮、愈发旺盛。就连被烧得焦头烂额的“焦骨牡丹”“枯枝牡丹”,也活成了别有风趣的绚丽灿烂。那黑乎乎、光秃秃的枝干,丝毫不影响叶的葱翠和花的光鲜。特别是回归原野的菏泽牡丹,“剪裁偏得东风意”“天作奇花照眼明”,更是开出了志气,开出了风雅,开出了独树一帜的精气神。有道是,春来何处寻芳,我道是,风景这边独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牡丹催花技术在菏泽已经十分成熟。通过控温调光、修枝抹芽等手段,可以准确掌握牡丹开花的时间。近年来,带有菏泽印记的年宵花盆栽催花牡丹,作为美好的天使,已经走遍神州大地,飞过五湖四海。不仅为各地的新春佳节输送了富丽堂皇和欢乐吉祥,也向世界传递了菏泽人民的友情、智慧和牡丹故事。或有人说,如今的牡丹轻易改变开花时间,是否有失气节,绝对不是!时过境迁,物随心转,社会理应与时俱进。过去是封建专制时代,现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过去是皇帝一己之私的独家专享,现在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过去是皇权的强制,现在是花农和花的自觉。面对人民群众的千呼万唤,面对养花人的千说万劝,原本来自于民的牡丹,自然乐意为人民群众多做奉献。牡丹一向善解人意,总是把最光鲜最优美的风姿,让人民群众在最难得最需要的节庆时观赏,即使反季节,亦心甘情愿,这不也是一种风骨么!

第五是舍命护花,尊严自守。牡丹育蕾开花,就像母亲怀孕生子一样,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含苞的牡丹一旦在开花前遭遇风险,甚至危及生命,绝不会轻易舍弃,总是奋力抗争,顽强守护。当自身的生命不能保全时,就会不遗余力地凝聚全身的力量,确保让尚未开放的花蕾完满盛开,直到拼尽最后一口气力。时常看到奄奄一息的牡丹枝体上,开着几支活灵生鲜的花朵,这是一场多么凄美悲壮的生死情啊!不由让人想起唐人的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牡丹这种舍命不舍花,不惜以命护花的慈母情怀,与春蚕吐丝、蜡炬照明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体现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价值理念,弥足珍贵。花犹如此,人何以堪,从中可以生发诸多联想。

第六是进退有道,取舍自知。熟悉牡丹的人都知道,牡丹的生命是奔放的年华,牡丹的枝体是浓缩的精华。作为木本植物的牡丹,每年新生长出来的枝条,都会神奇地“长一尺,退八寸”,也就是说,只有十分之二存活下来,其余十分之八都要枯死。第二年再从存活的枝条上重新发芽,长出新枝,开出新花。退而复长,长而复退,年复一年,循环不已。牡丹的枝干就是这样浓缩而成的,特别硬棒结实,支撑硕大的花朵轻松有力。牡丹这种独特的“缩枝术”,与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似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一种“以退求进”的虚怀大度。因为牡丹深谙进退之术,恪守取舍之道,退即进,舍即取,既为身体安全增加了保障,也为生命延续积聚了力量。花通此道,人当思之,勿谓言之不预也。

第七是花落蕊残,从容自然。自古以来对落花的态度,往往是叹惜者多,赞美者少。“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惆怅,“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惋惜,“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悲凉,说尽了落花时节的伤感。任何事物都有双重性,记不清哪一位作家说过,落花是一种悲壮的美,为大自然增添了别样的风情。对这种看法,我本就认同,及至见了牡丹花落时的壮美,更加深信不疑。

前几年,我时常陪着客人看牡丹。有一年,当我陪同最后一拨客人抵达牡丹园的时候,正赶上花谢的时节,恰好让我目睹了牡丹花落的另一种美艳。面对残花摇曳,落红遍地,我看到了牡丹出乎意料的镇静与安详。叶子依然繁茂多姿,枝条依然挺拔有致,残缺的花心里,种籽正在破蕊生长。从牡丹身上,一点也看不到萧瑟和凋零的气息,更不见哀愁和凄凉的模样。就那样一如既往地迎风挺立,超乎寻常地从容淡定。随风摇摆的枝条,似乎是在向我们招手致意,叶子碰撞发出的声响,又似乎是在欢迎鼓掌。飘落的花瓣在路边铺上了长长的地毯,这阵仗,竟一时让人忽略了失望。牡丹洗尽铅华,素颜朝天,呈现的是更加纯洁朴素的形象。就像刚做完作业的学生,轻松自如,承载着生活的希望。就像刚生过孩子的母亲,慈祥安静,诠释着生命的轮回。就像刚赛完项目的运动员,怀揣梦想,传递着再生的力量。尽管“花落春仍在”,但在花落时依然保持这种笃定和沉稳,这不正是一种长者风度、王者风范吗!

我这才明白了,历史上为什么那么多大文豪喜欢看牡丹花落,居然连夜间都不忍放过。白居易“夜惜衰红把火看”,李商隐“更持红烛赏残花”,原来他们都把牡丹视作红颜知己,早已得其三昧也。

第八是济世救人,善良自行。牡丹的善良是自幼养成的美德,有一些牡丹传说,叙说了牡丹济世救人的善行故事。这些传说在菏泽一带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早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早在清代,曹州牡丹的貌美心善,就引起了远在淄博的蒲松龄先生的注意,他把葛巾玉版治病行善的故事,收录在了《聊斋志异》中。说的是洛阳书生常大用“癖好牡丹”,“闻曹州牡丹甲齐鲁,心向往之”,遂亲来曹州寻访。有幸与紫牡丹葛巾一见钟情,相见恨晚,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善良的葛巾随丈夫返回家园,正赶上瘟疫流行,老百姓生命濒危。葛巾便把自己的幸福生活放在一边,立马设诊所,建药房,并亲自采药煎药,免费为群众治病解痛,拯救了百姓的生命,并玉成了白牡丹玉版与常家二弟的美满姻缘。她们一家人还齐心协力与恶霸势力抗争,为平民百姓主持公道,伸张正义。这个故事虽然出自“聊斋”,但并非“志异”,而是人间常事,人之常情。反映了洛阳人对曹州牡丹的向往,展现了曹州牡丹与洛阳牡丹的亲缘关系,更彰显了曹州牡丹的善良品性和济世情怀。

第九是造福于民,功成自敛。牡丹不仅以花容月貌悦人,让人快乐,还以多种衍生品惠人,为民造福。勤劳智慧的菏泽人,高度重视牡丹的科技研发,不断从牡丹的金枝玉叶中,提炼出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宝贵物质。菏泽是尧舜故里,以尧舜冠名的“尧舜牡丹产业集团”,是全市牡丹研发和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在龙头带动下,已经形成了集研发与加工于一体的牡丹全产业链条。牡丹系列产品像天使一样,飞向全国各地,飘往世界各方。真空保鲜的不凋花走进千家万户的厅堂,营养丰富的牡丹油走进城乡民众的厨房,味道佳美的各色食物饮品走向男女老幼的餐桌,护肤美容的化妆品走入年轻女性的闺房。牡丹的芬芳,熏透了菏泽人多彩的岁月,香透了菏泽人甜蜜的梦想。牡丹之都的牡丹,充当了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及对外交往的友好使者,为菏泽人民架起了通往小康社会的桥梁。在全市上下奋力赶超、后来居上的这台大戏中,牡丹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和赞美,功成名就的牡丹一向谨慎、低调,从不显摆,从不招摇,从不居功自傲,总是默默无声地做着自己应做的奉献。

国运昌时花运昌。今天的牡丹欣逢盛世,沐浴春晖,更加生机勃发,长势喜人。牡丹花的雍容华贵、风姿绰约,正适应新时代人们崇尚高雅的审美追求,代表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象征着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寓意着伟大祖国的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当你站在花海里举目眺望,那些鲜艳的、饱满的、典雅的、清新的花朵潮涌般扑来,刹那间豁然开朗,这个时候,有一个词会立马闪现在脑海里,这就是“花开富贵”。是的,牡丹花带来的这种富贵之感特别强烈,挡都挡不住。此时此刻,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牡丹的诸般精神风骨,想起伟大的祖国,想起中华复兴的中国梦。似乎站在面前的不是一地的牡丹花,而是一个个可以与之对话的人。那种美的慰藉和心灵的舒服,一时难以言表。

菏泽作为“牡丹之都”是当之无愧的,早已把对牡丹的爱融入了灵魂。用牡丹命名地理标识,是藏在菏泽人骨子里的浪漫。走过菏泽城乡,你会发现牡丹元素无处不在。牡丹区、牡丹路、牡丹大酒店、花都大酒店、天香公园、牡丹书房、牡丹广场、牡丹新城等等,还有各种冠名的牡丹园,数不胜数。就连城市中心的菏泽大剧院、高速路边的菏泽服务区,建筑造型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花。这个季节,只要在菏泽城区走动,随处都可以看到牡丹花的倩影,随意都可以闻到牡丹花的芳香,随便都可以看到牡丹产品的琳琅。一座城开遍了牡丹花,牡丹花明媚了一座城。这是花与城的海誓山盟,也是城与花的不解之缘。菏泽人与这座古城、这朵好花,有了永远割舍不断的血脉情缘,早已成为刻在心底的乡土记忆。春天里,不知多少人常在梦中抱着牡丹花笑醒,此中奥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勤劳质朴的菏泽人带着感情种牡丹,在这片沃土上种出了风采,种出了兴旺,种出了幸福快乐。牡丹作为吉祥物,带着菏泽人的祝福,不断为世界上追求美好的人送去和谐吉祥。这传递的不仅仅是看得见的牡丹花及其产品,更有想得见的牡丹精神和风骨。目前,菏泽正处在突飞猛进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团结奋斗的劲头很足,后来居上的形势很好。牡丹所体现的精神风骨,已经融入“崇文尚德、务实图强”的菏泽精神,成为推动菏泽进步和发展的精神力量。

(配图 周东伦 摄)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