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百家党媒看菏泽  > 正文

相会牡丹之都同心共话未来
牡丹花开时节全国百家党媒社长总编走进菏泽

作者: 李保珠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4-04-09 09:57

image.png
刘丽
image.png
粘新
image.png
王桂
image.png
魏明明
image.png
郭利强
image.png
吕翼
image.png
陈滨峰
image.png
卢波
image.png
胡飞
image.png
彭车建
image.png
赵甫
image.png
韩丽(左)
image.png
笑迎八方来宾    报到现场

由中国报业协会、菏泽市委宣传部主办,菏泽日报社承办的“人间四月天 相聚牡丹城”百家党媒看菏泽活动今日启动。昨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家媒体的社长、总编和记者代表160余人陆续来到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在这个花开的季节,与牡丹相约,同心共话未来。

在采访中,谈起牡丹,嘉宾们满怀期待;说起菏泽的美,有人回答已做好与菏泽相遇的准备;聊媒体的未来,一个个锦囊让媒体未来发展更“有数”…… 下面,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对菏泽这座城市的印象。

(排名不分先后)

菏泽花语 人皆向往

拂晓报社党组副书记、总编辑 刘丽

“山东菏泽与安徽宿州砀山接壤,自古以来就是友好近邻,菏泽的文化底蕴和发展速度让我印象深刻!特别是菏泽融媒中心创作的‘新闻内容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多屏分发的运作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拂晓报社党组副书记、总编辑刘丽如是说。

“菏泽交通发达,牡丹机场通航、鲁南高铁通车、雄商高铁将跨过美丽的菏泽,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多座跨黄河大桥飞越境内……”谈起菏泽,刘丽感慨地说,未来的菏泽发展必将有质的飞跃。

谈起牡丹,刘丽这样赞美:“菏泽被称为‘中国牡丹之都’,是全国最大的牡丹生产、科研、观赏、出口基地。赏牡丹、种牡丹、画牡丹、雕牡丹、绣牡丹……生活中处处都体现着对牡丹的热衷与喜爱,牡丹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入菏泽人民的血液之中,成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

“风前月下妖娆态,天上人间富贵花。”刘丽表示,牡丹形色富丽,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被誉为“国民之花”。古有刘禹锡诗作“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来形容牡丹花的雍容华贵,今有“牡丹元素”每时每刻都在体现着菏泽市民生活的幸福感。

搭平台 促交流

《中国食品报》副总编辑 粘新

“提起被誉为中国牡丹之都的菏泽市,就会想到国色天香的牡丹。牡丹与菏泽紧密相连,牡丹作为传统名花,象征着幸福、和平、繁荣、昌盛,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也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食品报》副总编辑粘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牡丹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自《诗经》时代起,牡丹就开始进入诗歌。牡丹文化是菏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明朝开始,曹州已成我国牡丹种植和观赏中心,到了清代,即有‘菏泽牡丹甲天下’之说。”

粘新表示,菏泽是世界上最大的牡丹观赏基地,也是最大的牡丹产业化科研和开发基地,目前菏泽正深度挖掘牡丹资源文化价值,并以牡丹为媒向世界展现充满活力、文明时尚、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

谈到本次会议,粘新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媒体交流活动,让众多媒体了解菏泽文化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各媒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

“泰”有渊源  “菏”力同行

江苏泰州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 王桂

江苏泰州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王桂告诉记者,“祥泰之州”泰州与“牡丹之都”菏泽虽分属苏鲁两省,但两地颇有文化渊源——元末明初,泰州人施耐庵应邀到郓城任教。教书之余,他特意留心当地的风土人情,深入民间,收集、整理流传的戏曲、快书,并着手撰著《江湖豪客传》,即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据介绍,清朝年间,泰州人郑板桥来到曹州府(今菏泽)下辖的范县做知县,写下了这首饱含为民情怀的诗句。

谈古,泰州、菏泽两地的文化底蕴有机融通;论今,两地特色产业更是“美美与共”。

王桂告诉记者,作为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城市,泰州探索医药制造与医、养、食、游等健康产业前延后伸,打造以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为核心、沿江健康制造板块和里下河生态康养产业基地为“两翼”、一批特色产业园区为“支点”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医药产销规模全国领先,全国首个国家级医药高新区加速崛起,集聚了一批医药百强企业。菏泽则紧扣“231”特色产业体系,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核心产业,着力打造“一港四园、多点支撑”生物医药产业格局,一大批知名企业加快集聚,在鲁西新区、定陶区、鄄城县、郓城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中药材种植加工+中药制剂”“化学原料药+制剂”“药品+大健康”“药械+生命科技”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令人艳羡。

谈起本次活动,王桂期待通过中国报业协会这一重要平台,进一步深化两地党媒合作,促进两地人文交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实现优势互补、携手共进。

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 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中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年鉴》主编 魏明明

“菏泽作为名甲天下的牡丹之都,是一座充满牡丹花香的魅力之城,在这里让我感觉到处处百花开,处处盛景在,满城芬芳。”电话采访中,《中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年鉴》主编魏明明这样评价菏泽。

魏明明表示,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全国党媒短视频助力乡村振兴,大家能通过菏泽一朵朵的牡丹花,真实看到乡村振兴的花经济。牡丹花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产业价值,在推动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在媒体融合方面, 魏明明认为,在媒体深度融合新生态下,要打破思维定势,转变思路,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在主题内容上进行创新,在新平台搭建和体系构建上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共同探索党媒短视频推进乡村振兴新路径

陕西宝鸡日报社总编辑 胡平

“很荣幸,在人间最美的四月天,来到中国牡丹之都菏泽。牡丹是菏泽的名片,也是中国的名片。”陕西宝鸡日报社总编辑胡平在微信聊天时,这样告诉记者,“菏泽用牡丹扮靓城市、振兴乡村、带火旅游、拉动消费、发展经济,让国色天香的牡丹展示出中国文化底蕴和创新能力,吸引了世界目光和赞誉,也成为新闻媒体挖掘不尽的宝藏。”

胡平认为,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当下,举办全国党媒短视频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暨百家党媒看菏泽活动,非常及时,也很有意义。如今,“短视频+直播”电商模式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质生产力,也是党媒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发展短视频,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式现代化”鼓与呼,是时代赋予党媒的使命。

说起融媒发展,胡平说,宝鸡日报报网融合、全媒体发展起步较早,目前已形成以“两微一端一网”为代表的融媒体矩阵。目前,宝鸡日报累计获得中国新闻奖35项、陕西新闻奖多项,曾两度荣获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学习菏泽“短视频+直播”电商模式推动乡村振兴,是学习借鉴,也是共同探索党媒短视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径。

胡平表示,宝鸡是华夏九州之一,周秦文化发祥地。有太白山的雪中温泉、关山草原的美丽辽阔、大水川的山高林密、八百里秦川的沃野平畴、渭河的百里画廊,还有数不尽的美食……真诚欢迎各地媒体的朋友们来宝鸡做客,赏美景、品美食。

在奋进的春天里前行

内蒙古乌海市融媒体中心党委委员、副总编辑 郭利强

“以花为媒,以花兴城,菏泽不愧为牡丹之都、魅力之城。”内蒙古乌海市融媒体中心党委委员、副总编辑郭利强通过网络初步了解菏泽后留下了这样的感慨。

郭利强表示,2024全国党媒短视频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暨百家党媒看菏泽活动在最美的时节、在拥有高颜值的菏泽举办,必将让菏泽国色天香的魅力传播得更远,让菏泽美丽蝶变的故事传播得更广,让菏泽乡村振兴的宝贵经验启示更多的人。

谈到乡村振兴,郭利强坦言,菏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让“富贵之花”绽放为“产业之花”“富民之花”,菏泽的“美丽蝶变”为我们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高质量的实践范本。菏泽作为“世界牡丹大会”的举办地,拥有得天独厚的牡丹观赏资源和巨野工笔牡丹画的艺术魅力,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此外,曹县以马面裙为代表的“短视频+直播”电商模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又一亮点。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之路,记录青山绿水间的最美身影,共同绘就乡村新画卷、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相信菏泽之行会让每个人都收获满满。”郭利强说。

菏泽印象:心向往之 让人景仰

云南昭通日报社总编辑 吕翼

“对山东菏泽最早的认识,是从《水浒传》开始的,那种英雄气,至今还在心中激荡。”采访云南昭通日报社总编辑吕翼,没有来过菏泽的他,对菏泽最美好的印象,则是从牡丹开始的——

2011年,吕翼在昭阳区文联工作,负责对龙氏家祠的恢复打造。在恢复重建的过程中,得到浙江宁波作家邹元辉的帮助,通过网络,购买了近千株牡丹种植于景区之中。“眼下,这些牡丹已枝繁叶茂、繁花似锦,成为昭通的重要景点之一。”吕翼说。

吕翼表示,菏泽历史悠久,伏羲、尧 、舜等中华民族先祖生长于斯,还产生了孙膑这样伟大的军事家,令人自豪、感慨。当下,菏泽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都走在全国的前列,让人景仰。

谈及未来发展,吕翼说,昭通日报社正处在媒体融合的关键期,期待这次学习能在媒体的转型升级、短视频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汲取经验,有效推进宣传工作。

想听听“一朵花”的故事

福州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 陈滨峰

采访中,得知福州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陈滨峰从未来过菏泽。“菏泽的牡丹很有名气。”谈到对菏泽的最初印象,陈滨峰说,菏泽是中国牡丹之都,也是中国牡丹的栽培中心。福州和菏泽还有一段“姻缘”——福州日报连续三年为福州市闽侯县大湖乡策划举办“祖国山河美 大湖牡丹开”乡村振兴旅游季活动,大湖乡引种的正是菏泽的“航天牡丹”。菏泽的这朵“富贵之花”,也被福州的乡村寄望为“产业之花”和“富民之花”。

近年来,福州日报社积极探索,一是策划系列活动,让乡村振兴“动” 起来,二是做多做活融媒体产品,让乡村振兴“热”起来,推出《乡村振兴》《党报记者看乡村振兴》《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栏目和系列视频,为乡村振兴贡献党媒力量。

陈滨峰表示,期待通过本次大会,了解“一朵花”到整个牡丹产业链的“美丽蝶变”故事,把菏泽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益经验带回来,希望对福州的乡村振兴有所启示,让乡村处处都有“富贵花”。期待通过本次大会,与全国媒体同行沟通交流,探索用融媒体手段传播更多的乡村振兴好故事。

加强报业联盟合作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卢波

“人间最美四月天,对菏泽意味尤甚,每年这个时节,牡丹盛开,春色可期。而今天的菏泽,不仅美在牡丹,更美在奔跑的姿态。”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卢波接受采访时说。菏泽近年来围绕重点产业、乡村振兴、城市功能、营商环境,不断探究适合自身发展的革新之道。

菏泽与徐州在地理版图上两地首尾相连,担负着山东与江苏“南北大门”的重任。近年来,徐菏普铁、徐民高速、徐菏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实施;交通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两地龙头企业、配套企业深度对接……无论是文化、交通还是产业,两城的合作都正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延伸。

卢波表示,今年,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列入全国两会《计划报告》,这意味着未来两地联系会更加紧密。期待徐州日报、菏泽日报继续秉承淮海一家亲的理念,依托淮海经济区城市报业联盟,进一步拓展双向合作广度,为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合作发展贡献媒体力量。

媒体深度融合改革是地市级党媒的必答题

浙江丽水新闻传媒中心总编辑 胡飞

“对本次会议中的媒体融合发展非常感兴趣,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可以学习到其他媒体的发展经验,共同进步。”浙江丽水新闻传媒中心总编辑胡飞说。菏泽与丽水同为革命老区,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创新革命精神,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改革,是地市级党媒的必答题。改是必然的,关键是如何改。目前全国各地都有不少经验和教训,根本问题还是能否坚持“实事求是”四个字。不能为改而改,而要改出效率和效益。

在谈到媒体融合如何发展时,胡飞表示,衡量媒体融合改革成功与否,首先是改革方向是否正确,是否通过改革强化了党媒的政治使命和意识形态基本属性。如果发展的大方向错了,就会背离改革初心。

胡飞提出,改革初心是什么?归根到底是提升党媒的公信力与引导力。这是党媒与社会媒体的根本区别,决不能用社会媒体的价值取向作为衡量公共媒体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要明晰党媒的功能定位。是社会效益第一还是经济效益第一,如何把政策上、理论上的明晰落实到功能上的明晰,是对改革蓝图设计者、决策者水平的考验。简单化、一刀切、拉郎配式的融合,没有体系性的重塑,不但不会催生化学反应,反而会自我解构,自我削弱。在改革中,党媒是应按市场主导配置资源,还是由政府托底配置资源,是不是遵循公共媒体与社会媒体的不同生存发展逻辑,都应当结合不同区域发展的历史积累、现实支撑与未来使命,才能作出有前瞻性的布局,才能避免因资源错配而导致“翻烧饼”。

愿与牡丹来一次浪漫的邂逅

广东东莞日报执行副总编辑 张洪波

“在我的感知里,菏泽是一座浪漫的宝藏城市。既有历史文化的璀璨明珠,又有高贵典雅的国色天香。”这是广东东莞日报执行副总编辑张洪波对菏泽的印象。

“最美人间四月天,奔赴一年中最美时节的菏泽,更是一次浪漫之旅。目光所及,皆为姹紫嫣红,散发着浓郁的人文香气。”张洪波对菏泽牡丹充满期待。

谈及牡丹产业和乡村振兴,张洪波认为,山东淄博、黑龙江哈尔滨、贵州台盘、甘肃天水等地方,凭借“一技之长”,诸如烧烤、冰雪、村BA、麻辣烫等,吸纳泼天流量,旅游业大兴,声名远播。菏泽自古享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如何花香全国,如何站在流量的风口,答案引人探究。

“芳菲四月,以短视频之名,全国百家党媒看菏泽,我有幸参与,甚是期待。期待下一个走红的城市是菏泽,期待菏泽以花会友、以花兴城、以花富民,期待菏泽与我生活工作的城市——东莞一起‘每天绽放新精彩’。”张洪波说。

菏泽牡丹真国色 吉林雾凇天下闻

吉林江城日报副总编辑  彭车建

“20多年前在报纸上就看到过菏泽这个地名,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菏泽牡丹。”采访中,吉林江城日报副总编辑彭车建告诉记者,吉林冰雪资源丰富,是世界最优的冰雪纬度带,其雾凇持续时间长、厚度大,号称雾凇之都。而菏泽被誉为“中国牡丹之都”,是世界牡丹主产区,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的可能。

彭车建表示,菏泽自古享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以花会友、以花兴城,是千万菏泽人民共同的文化自觉和热切期盼。伴随着本次活动的召开,希望通过牡丹这一名词把菏泽文旅和牡丹节相融合,把各地媒体资源和菏泽牡丹相融合,将菏泽文化、牡丹文化和其他城市文化有机结合,共同推动菏泽这座城市绽放出璀璨光芒,焕发无限活力。

谈起本次活动,彭车建表示,北国寒江雪柳与齐鲁绝世名花,堪称人间双艳,在各自的季节大放异彩。冬览雾凇,春赏牡丹,让塞外江城吉林市与天下之中菏泽在文旅产业上形成强势互补。愿通过这次大会搭建的桥梁,借媒体融合的东风,两座城市能携起手来,共赴盛世惊鸿宴。

传统媒体如何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南阳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南阳网总编辑 赵甫

“初到菏泽,就被菏泽到处的牡丹元素所吸引。” 南阳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南阳网总编辑赵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来之前在新媒体上搜索了菏泽牡丹关键词,发现菏泽的新媒体发展得非常迅速,牡丹之都、菏泽牡丹、牡丹王等关键词均出现在旅游热点排行榜内,这点值得学习。

赵甫介绍,在融媒转型中,报纸编辑转型全媒体编辑,就要跳出单纯报纸思维,在策划环节突出融合意识、统筹报纸稿件和新媒体产品,综合运用文字、图片、短视频、H5等形式,形成集中传播优势,从而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据了解,南阳网是南阳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南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运维的南阳网微信公众号粉丝量达到320万,南阳网抖音矩阵8个抖音号粉丝量突破3500万。近年来,南阳网扎实做好内容和市场营收,新媒体事业取得较快发展。

赵甫表示,菏泽市历史悠久,享有“天下之中”之誉,刘邦登基称帝、曹操成就霸业、范蠡经商、黄巢起义、宋江聚义等都发生在此,南阳网抖音将利用短视频的形式向网友推介菏泽的魅力。

菏泽,一直令人神往

江苏镇江日报社副总编辑 习斌

“虽说这是第一次来菏泽,但对菏泽一直很是倾慕。”江苏镇江日报社副总编辑习斌对本次活动充满期待。

菏泽是中国牡丹之都,自古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出于对明清小说特别感兴趣,所以对‘三国’里‘巨野之战’的发生地——菏泽巨野,以及‘水浒’里‘智取生辰纲’的发生地——菏泽郓城黄泥冈,一直颇为神往。”习斌说,这次能有机会到菏泽参加全国党报短视频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暨百家党媒看菏泽活动,非常高兴,可以借此机会深入了解一下菏泽。

习斌介绍,在深化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下,镇报集团通过机构改革,成立了视频制作中心,引进人才,添置设备,努力探索智媒时代短视频生产,力争每年能够推出一批精品爆款视频。同时,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题,也尝试开展过助农直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通过这次研讨会,能够从中央级、省级媒体,以及兄弟报社那里学习到更多的成功经验,让短视频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习斌说。

本次活动就像一场“及时雨”

青海黄南报社总编辑  韩丽

“对于菏泽,知道她拥有‘中国牡丹之都’之美誉,因为没有来过,所以充满了期待。”青海黄南报社总编韩丽对于参加本次活动感到非常开心。

采访前,韩丽通过互联网,查阅了大量菏泽的资料和新闻,韩丽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可以领略中国牡丹之都的魅力、风采。

韩丽说:“希望通过参观部分牡丹产品生产企业,实地了解‘富贵之花’如何绽放为‘产业之花’和‘富民之花’;考察巨野县书画院,感受新时代乡村振兴、乡村文明以及广大农民群众追求正能量的奋进之路;到郓城水浒文化基地,参观恢宏的古代建筑群,体验水浒文化情景剧;前往曹县,考察汉服产业生产基地、e裳小镇,深入采访‘短视频+直播’如何助力乡村产业创新……这些考察学习对于即将挂牌成立黄南州融媒体中心的我们来讲,就像一场‘及时雨’,学习先进,取长补短。”

韩丽表示,此外,还可以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其他参会者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探讨如何利用短视频助力乡村振兴。相信此次活动将是一次难忘的旅程,期待与各位同仁共同探索菏泽之美,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努力谱写好媒体融合“协奏曲”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融媒体中心总编辑 林白

“人间四月天,相聚牡丹城。非常荣幸来到人文始祖伏羲出生地菏泽,在这个历史悠久、享有‘天下之中’美誉的城市,领略中国牡丹之都的魅力风采,感受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奋进之路,探寻媒体融合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路径。”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融媒体中心总编辑林白说。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林白认为,菏泽也是一座热情好客的城市,美丽菏泽,一束富贵牡丹,绽放出五彩缤纷的“产业之花”;一袭马面裙,厚“织”出高质量发展的“菏泽脸谱”,而菏泽“短视频+直播”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创新之路,更是独具慧眼、别开生面。

据了解,呼和浩特市融媒体中心是全国60家市级媒体融合试点单位之一,2023年1月7日,整合原呼和浩特日报社、呼和浩特广播电视台、呼和浩特新闻网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积极探索者、践行者。“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呼和浩特市融媒体中心与菏泽市以及各地党媒一同,互相学习借鉴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谱写好媒体融合‘协奏曲’,为促进地区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讲好中国故事作出更大贡献。”林白说。

文/图 记者 李保珠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