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风雨四十载 古邑着新妆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新化:风雨四十载 古邑着新妆

2018-10-31 11:40:58 来源:

娄底新闻网讯(记者 周昂)40载风雨兼程,40年奋发图强,40载沧桑巨变,40年春华秋实,神秘浪漫的古老梅山大地正在焕发蓬勃生机。10月29日上午,娄底举行“奋进改革路,建功新时代”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新化专场新闻发布会,新化县委副书记、县长左志锋就新化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成就进行了发布。

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观念转变,新化人民用自己勤劳的汗水将曾经的贫困大县逐渐打造成新时代下的幸福新城。4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3亿元增长到245.4亿元,增长了106.7倍,年平均增长12.7%;财政总收入从1798万元增长到12.8亿元,增长了71.2倍,年平均增长11.6%;产业结构比从53:20.8:26.2调整为25.3:31.1:43.6,新化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加速转变成为了一个工业和三产服务业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经济社会发展迎来新的腾飞。

40年来,新化县城由过去的城关小镇发展成为娄底的第二大主城区,从90年代末开始,新化县城开始跨江东扩,进入新世纪后,又着力实施“城建兴县”战略,对县城进行东拓西延。近年来,新化突出“一江两岸·沿江发展”主要建设方向,完成了城东资江风光带、城西防洪堤建设,加速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县城建设在经历东拓西延和沿江发展两个阶段后,城区面积从不足3平方公里拓展到35平方公里,城区房屋面积从70年代末的不足30万平方米发展到1200余万平方米。与此同时,全县所有乡镇都建成了人口相对集中、商贸繁荣的中心城镇,白溪镇、洋溪镇、温塘镇更是成为了全国重点小城镇,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县城镇人口从1985年的7.8万人增长到2017年的52.5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5%。

40年来,新化的城市承载功能得到了显著提升。横跨资江的大桥从1座发展到今天的6座,并即将建设到10座,县城主干道由白转黑,城区道路两旁由黄化绿,环城公路绕城而行,城区交通道路达到129公里。城市的发展功能全面增强,新建了10.5平方公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特种陶瓷产业园、创新创业孵化园、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电商产业园等相继建成,初步形成了特种陶瓷、农产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建材等产业集群。城市管道燃气、雨污分流体系、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设施不断完善,学校、医院、养老等服务供给能力大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电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举重武术馆、体育馆等不断丰富着人民的生活。

40年来,新化农村面貌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6.9%。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化坚持不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力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油溪桥村成为全国文明村镇和3A级景区,奉家镇成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正龙、上团、下团村获评全国最美乡村,土坪村成功创建中国美丽乡村,山青水秀、风光迤逦成为绿色新化的鲜明底色。

内通外畅 四通八达

40年艰辛努力,新化人民正式迈入了交通高速时代,娄新高速、新溆高速和沪昆高铁相继建成运行,建成高速公路连接线88公里,龙琅高速、娄底大道新化段正在动工建设,新安高速、新武高速及娄底春田机场即将启动建设,新化已经全面进入了高速时代,成功融入了长株潭1小时经济圈和长三角、珠三角4小时经济圈。

40年栉风沐雨,新化人民谱写了一曲曲动听的交通建设壮歌,勤劳奋进的新化人民肩挑手提从大山深处开辟出了一条条通往外部世界的通关大道,往返县城从70年代末的3天缩短到了今天的最多3个小时。通过数年来艰苦卓绝的努力,基本构筑起了县域内“七纵四横”的公路主网络,全县公路里程从1981年的897公里发展2017年的10026公里,实现了100%的乡镇和行政村通水泥公路,98.5%的行政村通客运班车。

40年思变图强,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迅猛发展,极大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全县共建设了大小水电站74座,总装机容量达到9.2万千瓦,建成了大小变电站28座,100%的行政村完成了初次农村电网改造,8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了农村电网升级,24张小水电网全部归并到国家大电网管理,新化农村从煤油灯时代全面迈入了电器化时代;全面加快了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完成了280座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新修了芭蕉园、桐子滩、高峰湖等水利工程,建成农村集中饮水工程1078处,基本实现了农村人口家家户户喝上自来水、放心水;全力推进农村信息网络工程建设,实现了100%的行政村通移动信号和光纤宽带,正所谓“天涯均在咫尺,世界就在眼前”。

异军突起 辉耀湘中

20载久久为功,新化文化旅游异军突起。新化旅游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起步,从“旅游活县”到“旅游立县”再到“全景梅山·全业融合·全民共建·全域共享”的“全域旅游”,历届领导班子久久为功,新化成为了全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百强县之一。2013年成功跻身全省首批文化旅游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2015年成为全国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区,2016年成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多年的建设发展,“一心·两翼·四片区”旅游新格局初具雏形,成功创建了紫鹊界、梅山龙宫、三联峒等3个国家4A级景区,大熊山、渠江源、油溪河、桃花源等5个3A级景区。2017年,全县旅游总人数达到163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19亿元。建成全国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对于今天的新化而言已指日可待。

40载继往开来,新化正在走向开放发展的前沿。40年改革开放的洗礼,新化相继实施了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商贸物流转型升级等一系列工程,建成了一大批商品集散中心;大力发展“互联网+商贸流通”业,注册规模电商企业近600家,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点680个,发展网商、微商2万余户,40多家物流快递企业覆盖城乡各个角落,年电商零售额已达到5亿元以上,2017年,新化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今年9月份,全省电商扶贫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推进会在新化成功召开。与此同时,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新化于2016年底建立了一个上市孵化平台——新化文旅(上市)小镇,到目前为止,已引进和培育了38家拟上市企业或新三板上市企业,继20万新化文印人用自己的艰辛开创了新化人“走出去”的光辉历史之后,文旅(上市)小镇又开启了新化“引进来”的全新时代。

40载凝神聚力,新化经济特色日益彰显。紧紧立足新化发展基础和资源特色,全力打造新化特色经济,着力擦亮新化特色品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高扬“绿色、特色”发展旗帜,文化旅游壮大发展,特种陶瓷、新化文印迈出了整合集聚的坚实步伐,以新化红茶、油茶林、中药材、新化水酒、白溪豆腐等为代表的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达到近40万亩,新化红茶、新化黄精、白溪豆腐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新化水酒成为中国三大黄酒系列之一。近年来,新化先后成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县、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湖南省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县。

矢志不渝 承载美好

30载克难奋进,全面小康计日而待。新化于1987年开始开展扶贫攻坚,1993年正式列为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30年来,在中央、省、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参与下,书写了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画卷:全县贫困人口从1987年的68万人减少到2017年的8.9万人,年均减贫1.97万人,全县贫困发生率从65.61%下降到6.72%。40年来,农村人居纯收入从92.6元增长到7920元,增长了85.5倍,年均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元增长到19266元,增长了95.7倍,年均增长12.4%;到2017年底,新化的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4.9%,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已触手可及。

40载聚沙成塔,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新建40余所希望小学,新建600多栋农村义务教育教学楼,完成了所有高中学校的提质建设,基本完成了县城区所有学校的改扩建,并实现了学校网络教学全覆盖,教育教学条件大幅改善,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实现了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村广播“村村响”乡村全覆盖,文化体育设施不断从城市向农村延伸,70%以上行政村都组建了文艺表演队伍、配备了体育锻炼设施,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新化山歌、梅山傩戏、梅山武术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化成为湖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和全国文化先进县。

人民医院完成整体提质搬迁,中医院整体搬迁付诸建设,公立医院改革基本完成,社会医疗机构蓬勃发展,基本药物制度及乡镇敬老院、卫生院、农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科医生或助理全科医生驻村等有序推进,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农村医疗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养老保险相继实施,实现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层面全覆盖,农村危房改造、城市棚户区改造、公租房廉租房建设扎实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就保,社会保障生平显著提升。平安创建深入开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安定有序。

40年前,新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实现了从“站起来”向“富起来”的华丽转变;40年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强起来”的时代召唤,新化人民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新长征精神,百折不挠、驰而不息,奋力书写好新时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的新化篇章!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