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曰:二大爷,打长枪,野兔一见心发慌;二叔叔,枪筒短,老鸹一见翅膀软;二哥哥,放狗咬,黄鼠狼子跑不了;俺小妮,跑不快,坐在家里吃好菜,先吃一口兔子肉,再吃一个老鸹蛋,黄鼠狼子俺不吃,扔到场里吓小鸡。
进入冬季,粮食归仓,柴草堆垛,忙活了一年的庄稼汉到了清闲的季节。一些人总闲不住,便想法打些“野味”改善生活。猎兔,就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方式。
湖泊荒滩上一片枯黄,老鸹、野鸡拍着翅膀忙着觅食,野鸭、野雁在湖面上戏水,毕竟鸟儿数量不多,且善于飞行,猎人们难以靠近。
这个时候,挂满秋膘的野兔体型肥硕,不时在枯草中出没,没有了庄稼遮挡,正是人们捕猎的对象。狗是兔子的天敌,只要看到兔子的身影,狗儿就兴奋异常,猛扑过去,一路紧追不舍。然而,普通的看家狗腿脚短小,根本不是跳跃狂奔的野兔的对手,往往越拉越远,只有气喘吁吁的份儿,根本捕捉不到兔子。
农人们专门饲养的一种捕兔的猎狗叫细狗,腿长腰细,嘴尖眼亮,个头高大,狂奔似飞,是捉兔子的好手,看到兔子的影子,便一路穷追不舍,待靠近猎物用爪扑倒,咬住脖子,赶回猎人身边邀功,主人们便喜不自禁,对狗夸奖一番,把兔子放在褡裢里。
猎人们还喜欢背上自造的“长苗子”“牛拐腿”猎枪,枪里装的是自造的黑枪药,枪筒里囤上铁砂子,隐蔽在坑洼处,待目标靠近后,马上点着火捻子,噗的一声,枪药便把铁砂子从枪筒发射出去,辐射面大,很容易击中猎物。
春天捕捉的兔子,吃的大都是青草嫩苗,兔肉有一股草腥味,口味不佳。秋天捕捉的兔子,吃的大都是粮食籽粒,膘肥体壮,兔肉也香喷喷的,受人喜爱。
文/丁明烨 画/王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