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2日
第A2版:综合新闻

于海磊:让20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近日,记者走进鄄城县郑营镇璞玉发制品加工车间看到,墙壁上挂满了长短不一、颜色各异的假发。负责人于海磊正在验收一缕工人刚刚接好的产品,他仔细查看着每一个细微之处,查验合格后才小心翼翼地装进包装袋。

今年34岁的于海磊是郑营镇杨胡同村人,别看他年纪轻轻,却已创业近16个年头。最初,他从家庭作坊起步,从最传统的头发加工做起。如今,他不仅成立了公司,还敢于突破,在传统头发加工的工艺上,引进接发技艺,使效益倍增。工人也从原来的十几人到现在的2000余人,加工点辐射全县10余个镇街。

能有如今的发展,于海磊吃了很多苦,但是他都坚持了下来。于海磊初中毕业后,便跟着家人四处收购头发。小小年纪的他,跟着大人们走街串巷、风餐露宿。

“头发收回来以后,我们经过简单地加工处理再进行销售。”于海磊说,简单地加工就是把收来的头发团撕开、拉直。

到了18岁时,于海磊正式从家人手中接过头发加工作坊,也是从那时起,他便开始一点点改变传统的头发加工模式。2016年,经过多方考察,于海磊率先引进接发技艺。那个时候,“接发”在当地还不太盛行,而且很多工人都没有接触过这项技艺。为了让工人能尽快学会这项手艺,于海磊不惜从外地高薪聘请老师,手把手教出了第一批工人。

“第一批工人学成后我心里就有底了,便开始大量招工,让老工人带新工人。”于海磊说,工人越来越多,手法也越来越娴熟,接发生意逐渐走上了正轨,产品也销往了全国各地,同时他还接到了不少国外的订单。

随着订单的增多,产品远销各地,麻烦也随之而来。

“刚开始和外地客户打交道,摸不清他们的现状,货发过去了,却迟迟不见打款。”于海磊说,为了要回货款,他曾经四天赶了2000多公里的路程。四天之间,飞机、火车、客车来回换乘,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

“吃一堑长一智。”于海磊告诉记者,有过几次这样的“讨债”经历后,他摸索着改变了销售模式,现在,这样的情况再也没出现过。

凭借着良好的信誉,于海磊的接发生意越做越大,所需工人也越来越多,最多时可达2000余人,他们大多是无法外出务工的老人和妇女,靠着自己的双手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通讯员 刘永霞 记者 焦同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