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仁达
每年都要召开一次人民代表大会,每次会议都征集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然后交有关部门办理。从统计数字看,办理单位的答复率均为100%。然而,人大代表对这个“100%”并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已经答复的事情,是否真正落实了?解决起来有困难的事情,是否出主意、想办法了?确实能办到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所提建议、批评和意见都是经过调查研究得来的,代表了广大群众的心愿和呼声,事关经济建设和社会民生等诸多方面,不少建议也是有关部门已经承诺落实的。漂亮的话好说,实在的事难做。与下发文件、布置工作相比,可以说落实是一件难事、苦事。由于少数单位及个别人存在的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官僚主义现象,致使一部分代表建议的办理质量不高,冷了人大代表的心。当然,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说每一件建议都办得十全十美,那也是不可能的,代表们也不会那么要求,关键是有些本来能够办到的,却没能办理;有些集思广益可以办到的,也没有付出努力。有的承办单位对代表建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办理效率低,乃至文来文往,强调客观理由,这样一来,难怪人大代表不满意了。在今年年初召开的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满意度票决会议上,有的部门所承办的代表建议办理情况被票决为“不满意”。这应该引起承办单位的高度重视和警醒。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这是一条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只有实事求是,对人民负责,凡事认认真真抓落实,我们的“公仆”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