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故事转炉烧饼诞生记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菏泽故事转炉烧饼诞生记

2010-04-20 17:55:33 来源:牡丹晚报

  

李良景和他的转炉烧饼

 

  中国菏泽网消息 牡丹区农民李良景去年在济南工作期间,偶然在路边见到一个吊炉烧饼摊,勾起了他对家乡烧饼的甜蜜回忆。他排队半个小时买了5个烧饼,一口气吃了4个,剩下一个留到晚上吃,不料烧饼凉后变硬,很难吃。于是,曾上过技校的李良景凭借自己当过钳工和汽车、家电维修工的基础,历时七个月研制出转炉烧饼,改变了传统吊炉烧饼效率低、易烫手、劳动强度大、饼底结炭、凉后变硬等缺点。

  

  李良景今年40岁,是牡丹区安兴镇大倪庄人,技校毕业后从事过汽车维修、家电维修等,后来在济南一家韩资企业工作。去年8月,他放弃了企业的优厚待遇,回家乡钻研改进烧饼加工技艺。

  

  他在菏泽城烧饼生意较好的摊位前驻足观察,细心记录下有关数据,发现吊炉烧饼最快加工速度为每小时100个左右,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于是,他从加大炉子的容量着手,用直径近1米的铁圈代替吊炉上的铁锅,开始进行一系列试验。

  

  为了完善一个细节,李良景经常举箸茫然,有时还从梦中醒来披衣起床,在客厅里又是切割又是电焊,刺耳的声音让家人烦躁不安。没有头绪时,他就跑到小商品市场,从锅碗瓢盆中寻找灵感。试验过程中,他几乎每天都要加工一炉烧饼,让家人“被迫”过足了“烧饼瘾”。李良景却踌躇满志,依然坚持不懈。

  

  转炉初步成型后,李良景把精力集中在了研究烧饼加工上。“传统烧饼加碱,用来发酵,不仅破坏了烧饼的营养成份,也是凉后变硬的‘元凶’。”李良景透露说,他以五香料代替碱,加工的烧饼有面包的香味,而且凉后加热柔软可口,不再变硬难咬。因为面包加工技术是先热底后烤盖,因此,他又在转炉内部辅以红外线烧烤设备,使烧饼既有面包的香味,又有传统烧饼外焦里嫩的特色。

  

  研制过程中,李良景在天涯论坛创业论坛上发帖,介绍自己的研究进展情况,得到很多网友的支持。一位菏泽的网友还跑到李良景家中,要求参与到试验中来。为了检验自己研制的转炉烧饼能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李良景将转炉烧饼加工工艺教给了这位网友。此后,他每天都跑到这位网友的烧饼摊前,观察转炉烧饼的加工和销售情况。他发现,转炉烧饼每小时可以加工近300个烧饼,工作效率比传统吊炉提高了两倍,大大降低了加工者的劳动强度。同时,转炉烧饼也得到市民的认可,这位网友每天加工的近两千个烧饼均销售一空。

  

  一位唐山客商无意中看到李良景的转炉烧饼后,惊为奇迹,决定出资购买这种加工技艺,被李良景拒绝了。他说:“我已经将自己的转炉烧饼制作图通过发帖的方式传到了网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凭借这张图纸,制作转炉烧饼。”有人说他傻,有钱不赚,他嘿嘿一笑,说:“我研究转炉烧饼的目的就是改变家乡传统烧饼制作工艺,没有想到要用这个发财。”

  文/图 周 锋

(责任编辑:正强)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